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人芽囊原虫(Blastocystis hominis)感染引起的肠粘膜病变,其病变程度与肠粘膜细胞因子白介素-8(interleukin-8, IL-8)、白介素-18 (interleukin-18, IL-18)和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GM-CSF)水平、及感染虫体数量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腹泻患者当日新鲜大便,用生理盐水直接涂片、碘液染色及三色酸染色法染色镜检。经检查确诊为人芽囊原虫感染的50例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做电子肠镜检查,镜下分别取病变或正常粘膜组织制备组织匀浆,另取病变粘膜做组织切片病理检查。肠粘膜病变与感染虫体数量之间的关系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ELISE法检测患者及正常对照者肠粘膜组织匀浆中的IL-8、IL-18和GM-CSF水平。结果:粪涂片三色酸染色法和碘液染色法优于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电子肠镜检查人芽囊原虫感染者中有60%的病例出现不同程度肠道粘膜炎症改变,病变部位主要在左半结肠,占56.67%。病理组织切片检查29例为粘膜慢性炎症改变,1例为结肠溃疡病。病变严重程度与人芽囊原虫感染度呈正相关(rs =0.678, P<0.01)。患者肠粘膜组织匀浆中IL-8、IL-18和GM-CSF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P<0.05或P<0.01),且随感染度的加重逐渐升高(P<0.01)。结论:碘液染色法较适用于人芽囊原虫感染粪检的初检。感染该虫后能引起患者肠粘膜损伤和粘膜细胞因子IL-8、IL-18和GM-CSF水平的升高,且与感染程度相关。人芽囊原虫感染可诱导人肠粘膜中促炎细胞因子IL-8、IL-18、GM-CSF的分泌并上调其水平。这些细胞因子既增强宿主的抗虫能力,又可引发炎症反应并导致肠粘膜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