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芽囊原虫病患者肠粘膜损伤与肠粘膜细胞因子的关系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sl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人芽囊原虫(Blastocystis hominis)感染引起的肠粘膜病变,其病变程度与肠粘膜细胞因子白介素-8(interleukin-8, IL-8)、白介素-18 (interleukin-18, IL-18)和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GM-CSF)水平、及感染虫体数量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腹泻患者当日新鲜大便,用生理盐水直接涂片、碘液染色及三色酸染色法染色镜检。经检查确诊为人芽囊原虫感染的50例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做电子肠镜检查,镜下分别取病变或正常粘膜组织制备组织匀浆,另取病变粘膜做组织切片病理检查。肠粘膜病变与感染虫体数量之间的关系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ELISE法检测患者及正常对照者肠粘膜组织匀浆中的IL-8、IL-18和GM-CSF水平。结果:粪涂片三色酸染色法和碘液染色法优于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电子肠镜检查人芽囊原虫感染者中有60%的病例出现不同程度肠道粘膜炎症改变,病变部位主要在左半结肠,占56.67%。病理组织切片检查29例为粘膜慢性炎症改变,1例为结肠溃疡病。病变严重程度与人芽囊原虫感染度呈正相关(rs =0.678, P<0.01)。患者肠粘膜组织匀浆中IL-8、IL-18和GM-CSF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P<0.05或P<0.01),且随感染度的加重逐渐升高(P<0.01)。结论:碘液染色法较适用于人芽囊原虫感染粪检的初检。感染该虫后能引起患者肠粘膜损伤和粘膜细胞因子IL-8、IL-18和GM-CSF水平的升高,且与感染程度相关。人芽囊原虫感染可诱导人肠粘膜中促炎细胞因子IL-8、IL-18、GM-CSF的分泌并上调其水平。这些细胞因子既增强宿主的抗虫能力,又可引发炎症反应并导致肠粘膜损伤。
其他文献
论述了采出水生化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适用范围,以及微生物处理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控制措施,并与传统重力沉降工艺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该工艺具有除油彻底、运行稳定
目的分析妇产科门诊的安全隐患,并制定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方法本次研究对象筛选自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期间我院妇产科门诊收治的71例产妇,对所有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
目的随着国际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产品设计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提升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产品造型设计的研究,解决我国目前在产品设计上存在的发展瓶颈,进而提高产品的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包括环境、生理、心理护理干预以
<正>教案是晚清外交史上的重要事件。在参与此类事件交涉的外国使领中,阿礼国(Rutherford Alock,1809~1897)格外引人注目。阿礼国,英国外交官,1844年11月至1858年12月先后任
企业战略匹配是指企业根据自己的资源、能力和环境约束,以企业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通过战略设计、战略调整、战略创新,实现企业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资源调整、整合、升级,进而实
以羊蹄甲果荚为原料,乙醇为提取溶剂,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回流提取羊蹄甲果荚总黄酮工艺进行优化;并通过考察羊蹄甲果荚总黄酮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183;)和羟
对应用于氰化物的检测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如:离子选择电极法、极谱法和溶出伏安法的现状(主要在1999~2011年间发表的文献)及方法的特点之处作了综述(引用文献68篇)。
本文以抖音软件为例,对传统媒介面对自媒体冲击时产生的问题进行研究。针对面临问题,分析新兴的短视频软件的优势与核心竞争力,传统媒体应如何学习自我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