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联邦制尽管从未在中华大地上实施过,然而1894-1924年间,主张在中国实行联邦的声音却不绝于耳,且汇成了一股不可小视的思想潮流,对近代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着眼于三十年来联邦思想的潮起潮落,试图梳理并呈现出这一思潮的运行轨迹和本质特征。 全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辛亥前联邦思潮的传播。19世纪下半叶,传统中央集权体制出现松动,主张地方分权的联邦思想由此进入华夏大地,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为了改变原有的统治秩序,倡言联邦。 第二部分:民初政局中的联邦思潮。武昌起义后,联邦建国说一度高涨,但未能付诸实施;紧接着,袁世凯专制之祸渐起,社会各界出于对独裁政府的不满,重新打出联邦之帜,然而袁氏死后,联邦论又陷入低迷。 第三部分:联省自治运动中的联邦思潮。面对军阀连年混战的分裂割据现状,不少知识分子设想将各派势力纳入结构松散但主权统一的联邦国家之内,以期实现中国的统一与安定。在各种政治派别动机各异的推动下,很快形成了一场席卷全国上下的联邦热潮,这一思潮步入沉寂后我们所收获的积极成果也是弥足珍贵的。 第四部分:联邦思潮在中国三十年的反思。三十年来联邦思潮的传播呈现以下特征:浓厚的政争色彩;薄弱的理论研究;渺茫的实现希望;进步的思想潮流。 不难发现,联邦思潮的运行轨迹并未仅仅停留在理论阐发的层面上,它在一段时间里背负着改造中国的历史责任,被赋予了沉重的政治内涵,而这显然是作为一种单纯的国家结构形式的联邦所无法承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