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对美国文学的翻译和接受的脉络,以此为背景探讨了中国当代文学对美国“垮掉的一代”及其文学的译介、批评的发展变化情况。在这个基础上,运用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垮掉的一代”文学与中国新时期诗歌和小说之间的关系。 全文分为七个部分。 导论部分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文学翻译的阶段性特征,以及它与中国当代文学和文化的相互关系。美国文学翻译对象的选择、对翻译作品的批评和接受,都明显受到中国当代政治、文化和文学环境的深刻影响,烙上深深的时代痕迹。新中国成立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文学的译介是一种有计划的政治行为,文学话语被屏蔽,文学译介偏离了文学自身的轨道,因此美国无产阶级文学作品的翻译备受重视,译本数量巨大,反映美国社会现实、具有批判意义的现实主义作品也是翻译的重点对象,而美国现代主义文学和先锋文学翻译备受冷遇。同时,对美国翻译文学的解读和评论也主要采取社会历史和阶级论的分析方法,为政治意识形态所左右。到了80年代,美国文学翻译空前活跃起来,翻译对象的选择标准也发生了变化,开始重视翻译作品的艺术性和创新性,同时也重视那些关注人与社会矛盾冲突的文学作品的翻译,这是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实际情况的。作为这种转变的具体体现,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以及大批文化局外人作家的作品被大量翻译过来。 第一章对“垮掉的一代”进行了严格的界定,并将研究的对象局限在克鲁亚克、金斯伯格以及巴罗斯三个代表作家上。本章还从道德、政治、宗教、文学、出版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垮掉的一代”的另类和异端品质。最后,从历史文化传统、传统文学的影响、社会现实因素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垮掉的一代”的兴起和发展过程。本章研究吸收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将“垮掉的一代”放在几百年的美国文学文化大背景下来考察,既有宏观的勾勒,也有微观的探究,有许多新的发现。 第二章论述了“垮掉的一代”文学在当代中国的翻译、介绍和批评的历史过程。1960年代至1970年代,“垮掉派”及其文学作为资本主义社会腐朽、没落的标本而受到全面的批判,“垮掉派”作品的翻译是以“黄皮书”的形式出现的,仅供批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