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提出不但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而且促进该区域科技创新的全面发展。在以知识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新时代,创新是衡量区域竞争实力的决定性因素;在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中,区域经济保持健康、稳步、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区域创新。但是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提高科技创新效率的同时,也需与区域发展相协调,才能更好的为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区域创新与区域发展不仅是目前研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提出不但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而且促进该区域科技创新的全面发展。在以知识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新时代,创新是衡量区域竞争实力的决定性因素;在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中,区域经济保持健康、稳步、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区域创新。但是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提高科技创新效率的同时,也需与区域发展相协调,才能更好的为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区域创新与区域发展不仅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与前沿领域,同时探究其地理空间结构,对强化二者协同水平具有重要的地理学意义。本文应用DEA模型测算科技创新与区域发展的效率,探究二者间协同关系,然后在Arc GIS10.3软件平台下分析二者耦合协调性的时空演变规律,最后探讨影响因素和优化路径,希望为进一步提升区域综合实力提供理论参考。本文的主要结论为:第一,探究科技创新效率和区域发展的时间及空间结构特征。从效率值看,规模效率大于纯技术效率与综合效率,综合效率最低。在时间尺度上,两大系统均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发展速度逐渐放缓。在空间方位上,地域差异逐渐缩小,开始均衡化发展;高效率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省会(直辖市)或经济发达地区。同时科技创新效率与区域发展的趋势具有一致性,因此二者相关性较强。第二,分析“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段科技创新效率与区域发展的静态协调度,在时间尺度上,静态协调度低,介于0.65和0.76之间,表明协同作用弱。以2014年为时间节点,静态协调度由基本协调转变为初级协调阶段。其中,发达区城市逐渐向更高级的协调阶段发展,欠发达区城市的静态协调阶段呈现“高级阶段—低级阶段—高级阶段”的V型演变趋势。在空间尺度上,静态协调的空间热点相对稳定,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而冷点区主要集中在研究区中部地带。静态协调度自东向西呈现“下降—上升—下降”态势,自南向北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向。第三,分析“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段科技创新效率与区域发展的动态协调度,得出在时间尺度上动态协调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实现了由下降型到增加型的飞跃转变。增加型动态协调的城市数量逐年增多,降型动态协调城市时间上多集中于2005年和2010年,地理分布主要集聚在福建内陆区域和广州城市群的外围地带。在空间尺度上,以长三角为核心的北部区域相比较以珠三角为核心的南部区域动态协调度发展较快;动态协调的空间冷热点分布不稳定,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冷点和热点区域彼此置换的现象。第四,剖析2000—2010年“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段科技创新效率与区域发展协同关系的影响要素,结果表明协同关系的进步是在政府为主导下,区域发展推动科技创新效率提升。主要影响要素为城市化水平和政府支持。2010—2017年在科技创新效率与区域发展的共同作用下协同关系逐渐提高,并且开始注重科技成果在实践应用中的转换。创新产出,产业结构和技术溢出效应成为影响协同关系的首要因素。但是协同关系的转变缺乏市场主导作用,因此协同关系的进一步提高,应该注重由政府调控型向市场及工业企业主导型转变。第五,针对上述“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段科技创新—区域发展协同关系中所存在的问题,分别从提高效率发展的能力、缩小效率发展的区域差异、推进全域发展,提高协同关系等方面提出优化路径。
其他文献
由于激光技术的革新,激光的脉宽不断减小,激光强度不断提高,强激光与原子、分子相互作用可以产生高次谐波。高次谐波已被用于制造可调极紫外脉冲以探测原子和分子的超快动力学。由于固体靶的密度高,固体体系在提升谐波效率方面有更大的潜力。另外,固体高次谐波为也可以作为探测晶体的能带结构的有力工具。因而,强场中固体高次谐波的产生受到了广泛关注。本论文基于一维周期势,通过数值模拟探究了固体谐波的产生机理,主要研究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伴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混合式学习已广泛存在于教育领域,高等教育不该像以往初高中一样被动学习,应该从灌输式走向自主式和互动式。当下把混合式习应用到高校的体育教学上,对传统的教育带来了重大影响。篮球课程作为体育院校必修的课程之一,承载着培养并输送体育人才的重任,体育院校为了提升篮球课程质量,篮球课程需进一步深化改革,混合式学习是我国体育类专业课程建设的新路径。本研究把混合式
在“互联网+教育”的信息时代,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迅猛,国家对体育教师教育信息化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以促进体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本文首先通过查阅文献法对体育教师教育信息化进行了解,使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掌握山西省三所高等师范院校体育专业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现状,并通过实际考察了解三所高师院校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信息化的应用情况;其次,利用SPSS 19.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卡方检验分析,采用SP
随着超短光脉冲在通讯、医学、航空航天、军事等行业的日益普及,人们对其峰值功率和宽度有了更高的标准,因此人们越来越重视其制造技术并投入了大量的研究,在现有的众多途径中,脉冲压缩技术是其中的一种。脉冲压缩技术需要广泛地用到传输光纤的线性和非线性特性,但是普通光纤因其性能较差,不能广泛地运用,而光子晶体光纤因其结构可设计特性,恰好能克服上述缺陷,和普通光纤相比,它具有更优异的色散、线性和非线性特性,使其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利用方式成为世界各国的研究热点,其中如何更好的利用风力机是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为了改善直线翼垂直轴风力机的静态启动特性,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安装于风力机上下两端的棱台型聚风罩,用以聚集更多的来流,提高风力机所处流道内的气流速度,改善风力机周围流场,从而改善风力机的启动特性。以适用于小型直线翼垂直轴风力机的三棱台型聚风罩为研究对象,以优化棱台型聚风
将废弃橡胶颗粒掺入混凝土中制备橡胶混凝土(RC),有效利用废旧轮胎,降低环境污染,还可显著提高混凝土韧性、抗裂性和塑性。由于将橡胶掺入混凝土中导致其强度降低,不利于大规模推广应用,所以有学者提出将纤维掺入到橡胶混凝土中,制成纤维橡胶混凝土,发挥纤维对橡胶混凝土的增强作用,以提高橡胶混凝土的力学强度。本文着力探究不同纤维、不同掺量条件下纤维橡胶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主要内容如下:将粒径20目,掺量5%的
HNRNP A1是HNRNPs蛋白家族的一员,在增殖活跃的哺乳动物细胞中含量丰富,其参与RNA的剪切及运输等过程。HNRNP A1还可以促进NF-κB的抑制性亚基IκBα的降解过程,并且参与细胞
传统带式输送机多采用托辊支撑式输送结构,由于结构的限制,与托辊有关的能耗约占整个系统总能耗的70%。随着永磁材料和磁力机械技术的发展,磁悬浮带式输送机已经逐渐具备实际应用的理论和技术基础。磁悬浮输送带作为磁悬浮带式输送机的核心组成部分,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带体自重、载荷及悬浮装置的作用下产生弯曲应力,导致“U”型变形。磁悬浮输送带的变形不仅影响系统的稳定悬浮运行,还会导致带体疲劳受损,降低输送带使用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