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业银行能否提供适当流动性是现代经济平稳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经济实践中不乏经济发展受到流动性剧烈波动拖累的实例。尤其是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面临流动性紧缩的压力,我国当前明确表示要在货币政策方面保持稳定,即使货币市场出现短期波动,既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工作重点放在通过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而银行作为保持货币供给稳定性的重要媒介之一,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现代金融中介理论认为银行存在的原因是由于其能够创造流动性和转移风险这两重作用。银行能够通过吸收无风险存款贷出有风险的贷款来转移风险,在转移风险的同时,银行可以通过在资产负债表上把不流动资产转化为相对较流动的负债来创造流动性。传统文献认为银行持有资本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吸收风险,包括流动性不足、银行挤兑的风险和以信贷风险为主的其他各种风险。但近来的研究表明银行资本也会影响银行创造流动性的能力。 鉴于此,本文以2002-2011年间中国十三家商业银行为样本,使用资产负债表数据构建了银行流动性创造测度指标并做了相关实证检验。文章分析了资本约束和货币供给因素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着重考察了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方面的不同点。本文研究发现,银行资本越充足、法定准备金率越大、外汇占款规模越小,银行流动性创造能力越小。本文的证据还表明,国有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能力强于股份制商业银行,而且,银行资本、法定准备金率和外汇占款对不同类型银行的流动性创造施加了差异性影响。主要政策含义是,为了调控银行供给适宜流动性,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银行公司治理机制以加强银行资本对流动性创造的有效约束,另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还有空间针对不同银行实施差异性政策工具。最后,在分析了流动性创造差异原因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几点改善的建议,认为控制流动性有序平稳供给的关键是完善国有银行的公司治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