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淡水鱼类养殖场景观化探索

来源 :浙江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poppy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鱼类有时是园林景观的观赏主体,有时又是自然生态系统或人工养殖系统的一部分,鱼类养殖与景观早有渊源。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浙江省是我国的渔业大省。淡水鱼类养殖在水产养殖业中占居重要地位。目前浙江省的水产养殖场中已出现将水产养殖与景观结合的实践,但缺乏相关的理论研究。为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本文通过与相关专业人士交流后选定调研点,结合文献对浙江省淡水鱼类养殖场景观化进行探索,提出相应景观营建方法,以期为淡水鱼类养殖场的景观化提供参考。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在浙江省淡水鱼类养殖地景观现状的基础上,根据调研内容总结原始粗放型、稀疏工厂型、规整产业型和特色休闲型四种水产养殖场景观类型,提出后三者具有的三大类四小种具有景观化潜力的水产养殖形式,分别为跑道式流水养鱼、传统淡水鱼类池塘养殖、鱼类养殖与园林苗圃结合和淡水观赏鱼养殖,其中第三种形式是前一种的扩展。2、提出淡水鱼类养殖场景观化策略,结合案例分别探讨稀疏工厂型、规整产业型和特色休闲型淡水鱼类养殖场的景观化方法,表明景观可以在其中联结绿化美化、经济生产、生态保护、科教文化等多种功能并使综合效益最优化。3、稀疏工厂型淡水鱼类养殖场以跑道式流水养鱼为例,介绍其组成和养殖尾水治理中常用的水处理方法,调研生态净水区中水生植物的选择并以余杭建光黑鱼养殖合作社为例表明其景观化主要从水面景观与池周植物景观入手,利用生态净水区创造活动空间。4、规整产业型淡水鱼类养殖场有传统池塘淡水鱼类养殖和淡水鱼类养殖与园林苗圃结合两种形式。传统池塘淡水鱼类养殖的景观化体现在入口景观、池岸与道路绿化和尾水净化的水岸景观三方面。淡水鱼类养殖与园林苗圃结合的形式可以从养殖与苗圃结合、苗圃园林化两大方面探索。通过案例比较表明第二种形式可以向特色休闲型转型。5、特色休闲型淡水鱼类养殖场的景观化以淡水观赏鱼养殖场为例,其景观化需要结合我国传统观赏鱼文化背景,结合龙游兴隆观赏鱼养殖有限公司阐述鱼林结合、见缝插绿、场景交融的景观营建方法。
其他文献
根据山西省近50年(1959-2008)108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的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系列数据,采用参数线性回归检验(LR)和非参数Mann-Kendall检验(MK)两种方法,从观测站、地级市、全省
目的:太极拳是一项有着悠久历史和广泛群众基础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深受人们的喜爱。随着时代的进步,竞技太极拳以它独特的形式在运动场上呈现出应有的视觉魅力,其中难度动作成了实现评分标准化和量化的重要依据。现代科技手段的介入可更精确的掌握太极拳难度动作的相关指标,通过对指标的分析来探究影响难度动作的相关因素和完成情况,以此作为完善和构建运动员动作质量评判的重要理论依据,从而为科学化训练提供模式化参考,尤
目前大庆油田进入三次采油阶段,原油采油率在一次、二次采油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但是在强碱三元复合驱过程中面临的相关开采问题随之而来。其中强碱三元
<正>修改后的《专利审查指南》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于功能性限定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确定采取截然不同的规则。《专利审查
最近十余年来,有关"非升即走"制度的研究已成为大学改革中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回顾以往的研究,学者们试图从多个角度归纳"非升即走"制度的内涵、特征及其利弊,并力图从经济
随着改革的深化,国家将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上日程,企业焕发活力的同时越来越有能力将资源和精力投入到领导的开发工作上。什么是有力支持中国企业发展转型的高效能人才管理
简述了有关放射性样品衰变平衡及平衡时间的基本理论,运用碘化钠γ谱仪对衰变时间介于0~27 d区间内的三组陶瓷样品进行放射性比活度测定,采取t检验法分析了同一样品在0 d~7 d
以往的爆破震动安全判据通常只考虑了质点峰值振动速度这个单一参数 ,实践和监测成果表明这一判据是有缺陷的。在列举并讨论国内外相关安全判据的基础上 ,指出制定爆破震动安
防砂坝是河川中最常见的水利设施的一,其主要的功能在于拦蓄河道泥沙、调节泥沙输送、防止侵蚀、控制流心及抑止土石流等。我国兴建了超过数千座的防砂坝,但这些防砂坝的拦砂
师德是教师职业素养的核心内容。师德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内容,师范生的师德教育是培养师范生“教师气质”的题中之义。师范生作为准教师,其师德意识制约其职后教育教学行为。因此,学校应当重视师范生师德意识的培养。但是,国内关于师范生师德意识的研究成果寥寥无几。师范生师德意识的现状调查研究,对师范生的师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借助问卷法探究师德教育、教育实践以及性别、年级和成绩三个个体特质因素对师范生师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