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研制具有缓释效果的新型包合材料为目的,以马铃薯淀粉、棕榈酸和β-乳球蛋白为原料,制备了三元淀粉纳米颗粒,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了三元淀粉纳米颗粒包合柚皮苷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等方法表征了制备样品的特性;以包封率、堆积密度为指标考查了包合物的特性,并对其模拟消化体系中的缓释动力学特性做了研究,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内容:1.对原淀粉预处理后进行改性制得三元淀粉纳米颗粒,考查棕榈酸浓度、β-乳球蛋白浓度、反应温度、搅拌速率对生成的三元淀粉颗粒粒径大小的影响,确定了制备的最优条件为:β-乳球蛋白浓度为8 mg/mL,棕榈酸浓度为10 mg/mL,反应温度90℃,搅拌速率200 r/min,得到的三元淀粉纳米颗粒粒径在200~300 nm范围内。2.对最优条件制得的三元淀粉纳米颗粒进行特性表征,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的扫描结果确定了其特征官能团的存在,电镜结果显示产物凹凸不平,表面出现有屑状形态,X-射线衍射表征了三元淀粉纳米颗粒结晶结构由B型变为V型,与原淀粉进行对比,三元淀粉纳米颗粒溶解度增加,透明度减小,堆积密度减小,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率提高。3.三元淀粉纳米颗粒与碘的吸收光谱显示了其结合特性。淀粉与碘的复合指数来研究淀粉分子在不同条件下与碘的结合能力,当棕榈酸浓度达到10 mg/mL,三元淀粉纳米颗粒与碘的复合指数最高。同样当β-乳球蛋白为8 mg/mL时,复合指数最高。体外酶水解表明三元淀粉纳米颗粒在酶的作用下不易水解,有利于包合物体外释放的研究。4.以三元淀粉纳米颗粒为壁材包埋柚皮苷,制备包合物,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得到了优化的制备工艺,以包封率为指标,最佳包埋工艺条件为:柚皮苷浓度3.5mg/mL,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62 min,此条件下包封率可达85.99%。5.对最优条件制得的包合物进行特性表征,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确定了其衍射峰的变化,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包合物的结晶结构未发生改变,仍为V型结构。体外释放结果表明柚皮苷包合物具有缓慢释放作用。对其释放率进行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在模拟人工胃肠液中的累积释放百分率与释放时间的拟合模型符合Higuchi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