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州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历史时期基本上是一直作为地方的行政中心和商业中心存在的。福州的传统历史地位决定了其在中国古代城市史研究上的价值。本文试图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探讨10~19世纪福州城的发展,城市外部形态、功能区布局的演变过程,并总结其发展、演变的规律。
本文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来探讨福州城市外部形态和功能区的演变,一方面有助于深化福州城市发展史的研究,另一方面,可以为今天的旧城改造工作服务,为城市的更新发展提供借鉴。全文正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早期福州城选址及变迁的历史地理基础。无论是早期福州城的选址还是城址的迁移,都受到地理和人文等诸多要素影响。首先利用史料和考古发现确定了冶城的具体位置,并探讨了影响冶城选址的可能因素。然后分析了晋子城南迁的原因,认为这次迁移除了地貌条件变化的因素影响外,还受到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以及政治环境和风水等因素的影响。晋子城的迁移,为以后历代福州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以后历代福州城的布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二部分:10~19世纪福州城外部形态的演变。首先对10世纪以后历代福州城垣进行了复原。然后分析了唐宋、宋明之间福州城垣修筑的基本情况,并进一步探讨了城垣演变的规律。得出结论:1、唐宋间,福州城在外部形态上经历了第一次重大演变,城市空间急剧扩张,并且形成了子城、罗城、夹城、外城4重城垣,城市形态最终走向不规则。2、宋明问,福州城的外部形态经历了第二次重大演变,福州城外部形态开始向传统礼制回归,城市空间相较宋时缩小了很多,城市形态也比宋代时要相对规整。总之,受人文因素和自然条件的影响,10~19世纪福州城的城垣经历了多次毁坏和重修。
第三部分:10~19世纪福州城功能区布局演变。首先对10世纪以后的历代福州城进行了复原。然后重点探讨了唐宋、宋明之间主要功能区的布局演变。主要对官署区、宗教区、文教区、军事区、商业区等功能区的演变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演变的规律,并分析演变的动因。另外还对清代福州城内出现的“满城”进行了分析,认为满城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自晋代来的福州城市空间布局。
第四部分:总结10~19世纪福州城外部形态和功能区布局演变的过程及规律。古代福州城市外部形态与功能区布局的演变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是自然、人文等诸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