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目前尚无一种最理想的粗隆间骨折固定方法,股骨头切割一直是其面临的问题。粗隆固定髓钉(The trochanteric fixation nail-TFN)其设计是以螺旋刀片代替近端拉力螺钉,增强了抗剪切力。对其应用中的力学并发症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确定T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力学并发症类型以及其相关预测因素。方法:341例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TFN治疗,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骨折类型(AO/OTA)以及X-线表现。应用Baumgaertner’s尖顶距(TAD)以及Parker’s方法评估骨折的复位及固定情况。结果:223例患者符合X-线以及随访标准而纳入本研究。患者年龄平均为77.2岁,平均随访时间为24.6月。总体力学并发症发生率为20.5%,21例(9.4%)患者发生螺旋刀片过度外侧移位(≥10nm),15例患者(6.7%)发生螺旋刀片内侧移位,8例患者(3.6%)发生内置物失效,3例患者(1.3%)发生髓钉尖端的股骨干骨折。除髓钉尖端的股骨干骨折外,股骨距的复位质量是其他所有力学并发症的相关预测因素(p<0.05),螺旋刀片的过度外侧移位还与骨折类型相关(p=0.01)。螺旋刀片的内侧移位包括8例(3.6%)刀片向内侧穿过股骨头软骨下骨而复位没有丢失(Perforation)和7例(3.1%)内翻塌陷且复位丢失(Cut-out)。在正位X-线片上,内侧移位患者的平均螺旋刀片位置为51而未发生内侧移位患者的平均螺旋刀片位置为44(P<0.05,t-test);在侧位X-线片上,螺旋刀片的平均位置分别是49和50(p>0.05)。TAD小于15mm时,螺旋刀片内侧移位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46例发生力学并发症的患者,只有10例需重新手术,其余患者最终达到骨折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4.5月。结论:本研究发现了螺旋刀片股骨头内侧穿出而无内翻塌陷是与TFN治疗粗隆间骨折相关的一种新的力学并发症,是第二常见的并发症类型。在正位X-线片上,与螺旋刀片放置在中心或偏上位置相比,螺旋刀片放置在偏下位置时,发生内侧移位的几率降低;侧位X-线片上,螺旋刀片的中心放置显得不是太关键。TAD至少为15mm变得很重要。骨折应尽量复位,要特别注意股骨距的复位,以使力学并发症发生率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