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版中国药典规定:茜草Rubia cordifolia L是茜草科茜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干燥根及根茎。茜草为临床常用中药,具有凉血、止血、祛瘀、通经,用于吐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瘀阻、跌扑肿痛等功效。市场上流通的茜草除上述收录于2010版药典的正品之外,尚有多种植物的根及根茎作茜草入药,文献报道:茜草属除有17种同属植物作为茜草的非药典习用品外,还有非同属、非同科的7种植物混作茜草的伪品。2008年前后,北京市场大茜草流通频繁,现在北京、安国、亳州市场除钩毛茜草、大茜草多见外,还有中华茜草、金剑草、新疆茜草在药材市场上流通。目前对茜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方面。茜草可用作天然染料,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蒽醌、萘醌及其糖苷类、环已肽类、多糖类、萜类、微量元素等,从茜草中分离出20几种具有抗癌作用的环已肽类化合物,具有开发前景。随着现代研究的深入,茜草被报道的药理活性有止血、升高白细胞、抗菌消炎、抗肿瘤、抗自由基、抗辐射、免疫调节和免疫抑制等,且茜草没有毒副作用。目前国内外主要通过检测茜草药材中羟基茜草素和大叶茜草素的含量高低来控制茜草药材的质量,本研究为更加全面综合地评价茜草药材的质量,同时为进一步完善茜草药材的质量检测方法,对从北京、上海、新疆、安国和亳州市场上收集的27批茜草药材进行了性状、显微鉴定,并利用其中11批茜草正品建立了茜草的HPLC指纹图谱,测定了茜草正品和伪品相对于指纹图谱共有模式的相似度,同时采用外标法测定了24批茜草样品中所含的大叶茜草素和羟基茜草素的含量,并对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和含量测定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为茜草药材的质量评价、后续开发利用以及其质量标准的制定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第一章对从各地市场收集到的27个茜草样品,进行性状和显微鉴定,确定:其中12批样品为正品茜草Rubia cordifolia L.,2批样品为正品茜草的掺伪品(其中样品No2用重粉浸泡,样品No5大量杂掺),并鉴定出5种茜草伪品,分别是:钩毛茜草Rubia oncotricha、中华茜草Rubia chinensis、金剑草Rubia alata、新疆茜草Rubia tinctorum L.和大茜草Rubia magma。还有3批样品(No1、No12、No13)不能确定品种,期待HPLC指纹图谱进一步鉴别。第二章进行了茜草HPLC指纹图谱方法学研究及其伪品的指纹图谱鉴别。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茜草的指纹图谱。确定最佳色谱条件为:CACELL PAK C18色谱柱(250mmx4.6mm,5μm);流动相A为乙腈,流动相B为0.1%三氟乙酸;洗脱方法:0-30min,21%-50%A;30-70min,50-100%A;体积流量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40nm;进样量10μ1。本章对该方法的精密度、重现性和样品稳定性进行了考察,结果均符合要求,说明该方法的精密度、重现性良好,样品在24小时内保持稳定。本章对11批正品茜草进行了色谱测定,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识度评价系统2004A版》软件标定了12个共有峰,得到茜草的指纹图谱,11批茜草样品的相似度范围均在0.97以上。同时将13批茜草伪品和掺伪品的色谱图与茜草指纹图谱共有模式相比,计算出13批茜草伪品的相似度。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24批药材进行鉴别,并根据聚类分析的结果,将24批药材分为正品和伪品两大类。研究结果表明,样品的相似度大于0.950可以判定为茜草正品。有的伪品的相似度达到0.906-0.936,说明伪品的色谱图也包含茜草的共有模式,不能单纯根据指纹图谱的相似度鉴别伪品,还要全面考虑正品与伪品指纹图谱的差异和有效成分的含量,并参照性状、显微鉴定结果对茜草的伪品做出正确全面的质量评价。本章通过指纹图谱的比对,初步确定了第一章未能定种的3批样品:样品No1为中华茜草Rubia chinensis、样品No12、No13为大茜草Rubia magna.第三章对24批茜草样品进行了含量测定,并做了线性回归曲线、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和加样回收率的考察。得出:本研究所用样品(包括茜草正品和伪品)均含有大叶茜草素和羟基茜草素,正品茜草(不掺杂)有效成分的含量普遍高于伪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