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有建筑物,除了自然力的破坏和人为拆除以及一些其他因素以外,建筑本身也有一个比较缓慢的老化过程。慢慢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在建筑漫长的生命周期中,人们的观念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所以建筑本身的发展必须适应社会需求和日益增长的文化经济要求。要不断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就需要对建筑本身的空间环境进行更新,在此基础上延续生长。 我国工业发展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历程。随着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产业调整。20世纪90年代中期,城市中心区工业企业搬迁已在大多数城市展开。如何处理企业搬迁后遗留下来的土地以及废弃的建筑物、设施、设备等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简单的推倒重建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代城市发展的需求,与中共提出的节约型社会、和谐社会要求也不相吻合。 18世纪60年代随着工业革命爆发至今,工业革命为人类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是历史和城市发展史的见证者。随着时间的变迁,现在很多老的工业区和工业建筑已经不能再去适应城市发展的步伐。如果只是一味的拆除必将会对城市发展的历史文脉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那么这些老旧的厂区,厂房及其附属建筑都将面临着更新改造。由于大量的工业遗产没有纳入文物保护范围之内,全国范围内的工业遗产不断受到毁灭性的威胁,如何让具有一定价值的工业遗产受到保护,努力使它们在城市更新中保留下来是值得人们思考研究并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在发掘自身工业遗产价值的同时,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阐述了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相关经验模式和发展情况,通过实例具体分析唐山启新水泥厂(启新水泥博物馆)的改造再利用的必要性和处于城市中心区改造过程中再利用的设计手法。对启新水泥厂历史变革、厂区现状与价值问题进行梳理总结,明确对启新水泥厂工业遗产的改造与再利用的必要性,对其改造再利用并不是一味模仿,而是多种手法结合,多种元素相容,总结出适合自己改造重生的路线。对其改造与再利用既是城市更新的挑战,也是工业遗存研究中值得继续深入探索的课题。同时,此次研究也是对于城市中心区大规模工业遗存保护改造模式一次有价值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