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骨缺损的再生修复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医学难题之一。为开发来源丰富的天然资源用于骨科材料领域,本文探讨了天然竹纤维(BF)与纳米羟基磷灰石(n-HA)的复合材料及其膜的制备与性能,以获得性能优异的骨修复材料及引导骨组织再生膜(GBR),用于骨修复领域,为开发天然竹纤维用于生物材料提供新途径。首先,选用BF代替其他聚合物制备n-HA基纳米复合材料,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不同状态、不同处理方法、不同添加量及不同添加方法的竹纤维对相应的n-HA/BF复合材料中n-HA生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规则形态的n-HA附着在BF纤维上,不同纤维上nHA的结晶度、尺寸和形成量存在细微差异,导致n-HA/BF复合材料的表面性能不同;力学性能表明,引入30%的BF可使n-HA/BF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好,远高于纯n-HA。此外,体外模拟体液(SBF)浸泡结果表明,n-HA/BF复合材料表现出不同的吸水率,所有nHA/BF复合材料都能促进磷灰石的沉积;同时n-HA/BF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综上所述,用单一的BF聚合物代替天然骨中的胶原组分,可以作为制备n-HA基纳米复合材料的有机基质,且采用沉淀法引入30 wt%的碱处理和未溶解的BF是制备n-HA/BF复合材料的最佳条件,有望获得新型骨修复材料,可为开发竹纤维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提供新途径。其次,选用竹纤维代替其他聚合物制备n-HA/BF复合膜,并考察了不同成膜方式、不同干燥方式及不同n-HA添加量对复合膜材料的影响。FTIR、XRD及SEM结果表明,n-HA能均匀分散在复合膜中;接触角实验表明,复合膜具有亲水性,但复合膜的成膜方式、干燥方式及n-HA含量不同,导致复合膜的接触角存在差异,其中烘箱中成膜、冷冻干燥方式干燥及n-HA含量增加更有利于提高复合膜的亲水性。力学性能表明,20 wt%n-HA/BF复合膜材料的拉伸性能最好。此外,SBF浸泡结果表明,不同方式获得的n-HA/BF复合膜表现出不同的降解性,且都具有良好的诱导类骨磷灰石沉积的能力。同时初步的细胞增殖实验结果表明n-HA/BF复合膜具有无毒性。以上结果表明采用简单的流延技术可获得性能可控的n-HA/BF复合膜,有望用于引导骨组织再生膜。然后,为获得性能更好的引导骨组织再生膜,本文还采用了静电纺丝技术和流延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以竹纤维为流延层,聚乙丙交酯(PLGA)及n-HA复合材料为电纺层,构建多孔的双层复合膜,并考察了n-HA的不同添加方式及不同添加比例对双层复合膜的影响。FTIR、XRD、SEM结果表明,复合膜材料中流延膜组分BF与电纺膜n-HA/PLGA组分之间无相互作用,但两层膜结合紧密;接触角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接触角大小主要由电纺膜的特性决定,n-HA添加含量对其影响较小;拉伸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双层复合膜的强度取决于以竹纤维为基体的支撑层,与电纺层的组分关系不大;体外降解结果表明复合膜具有较好的降解性,且随着n-HA含量的增多,电纺膜表面沉积的类骨磷灰石增多,说明该双层结构膜具有较好的骨引导性;初步的体外细胞实验表明,双层复合膜表现出更好的细胞增殖能力,更有望用作引导骨组织再生膜。最后,为了解决骨修复手术引发的炎症等问题,进一步将抗炎药物—万古霉素(VCM)引入电纺膜和流延膜构成的双层膜中,考察了VCM的不同添加方式及不同含量对复合膜的影响,同时与不添加VCM的双层复合膜进行了比较。FTIR、XRD、SEM结果证实复合膜中含有VCM,接触角测试结果表明,随着VCM含量的增加,膜材料的亲水性变强,更有利于细胞的附着;拉伸试验表明,复合膜材料的力学性能与VCM的含量及添加方式无关,拉伸性能的强弱取决于以竹纤维为基体的流延层的支撑。体外降解、体外细胞实验及抗菌试验表明,该载药复合膜具有较好的降解性、骨引导性、细胞相容性及一定的抗菌性,有望用作新型引导骨组织再生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