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Web2.0概念愈炒愈烈,基于不同的新概念的网站层出不穷的同时,旧的门户网站也纷纷进行改版以赶上这个潮流。北美向来是新兴概念的产地,MySpace,Facebook这些SNS网站在那里做得风声水起,它们在赢得越来越多眼球的同时,催化出了全球SNS的热潮。国内的社交网站的出现比北美晚两年,但并不影响此类站点的火热。校内网作为国内的上百家社交网站中的佼佼者,已经获得了广大大学生的认同。但不可否认,无论校内网如何宣称它的领军地位,校内网和Facebook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校内网和Facebook的差距到底在哪里,校内网应当从哪方面努力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就,这篇文章以功能设计为出发点,给出了一个方面的回答。 为了得知校内网的具体的功能设计会如何影响用户对校内网的使用,论文引入了一个评判标准。研究模型采用了Fred D.Davis的Technology AcceptanceModel(TAM),将度量校内网功能设计对系统使用的影响转化为度量功能设计对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的影响。 问卷设计也是以TAM的问卷为基础修改的。在总结校内网的功能模块设计与Facebook的区别之后,论文抽取了校内网的十九项常用功能,研究它们对校内网用户使用的影响。 经过数据分析后发现,根据用户对功能的满意度和功能对用户使用的影响,校内网的主要功能可以分为四大类,每类功能都存在明显的特征。结合SNS网站的特性,这四类功能对校内的影响都各不相同,因此校内网对这些功能也应当采取不同的策略,论文的对校内网的策略提出了建议,同时也对Facebook的相应功能做了适当点评。 由于校内网在国内可作为SNS网站的代表,在论文的结尾,将所建议的针对校内网的策略展开至在整个SNS范畴讨论;同时分析了SNS对青年一代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