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2014年12月海绵城市概念正式提出,全国各地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海绵城市的建设。深圳市入选了国家第二批试点城市,并将光明新区凤凰城片区作为先行先试的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域。为了探索滨海地区海绵城市建设途径,本文以深圳市坝光片区为例,根据其山地海岸地貌、亚热带海洋性气候、雨源型河流地区、滨海高潮位地区等特点及易产生洪潮顶托和对海洋水环境保护要求高等现状问题,重点针对滨海地区内涝风险高、雨水利用率低和生态功能丧失三大特征进行了海绵城市建设方式的研究。明确了坝光片区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并对海绵城区进行建设管控,形成了一套可在滨海地区推广应用的特色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方法与技术路线,为滨海地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合理的思路与指导。结果表明: (1)坝光片区所在的大亚湾北片区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为75%,对应的设计降雨量为36.4mm;对于建设用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70%,对应的设计降雨量为31.3mm; (2)通过SWMM模型模拟结果显示:城市未开发前,考虑区域内水库的汇流调蓄能力的情况下,坝光片区地表径流为296mm,径流系数约为0.172;在不考虑区域内水库的汇流调蓄能力的情况下,坝光片区地表径流为374mm,径流系数约为0.217; (3)坝光片区规划各项目标: ①水生态目标:坝光片区天然水域面积保持指标为100%,可渗透地面面积比例不低于70%,河道生态岸线比例目标为100%; ②水环境目标:坝光片区年雨水径流污染物TSS削减率为55%,雨污分流比例目标为100%,地表水体水质达标率目标为100%; ③水资源目标:坝光片区雨水利用总量占年降雨量的3%左右,污水再生利用率目标为100%; ④水安全目标:坝光片区新建雨水管渠、泵站及附属设施设计标准需符合表3.5的规定;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为50年,即通过采取综合措施,有效应对不低于50年一遇的暴雨;河流水系按深圳市防洪标准实施,防洪能力为20~50年一遇; ⑤显示度指标:到2020年,坝光片区城市建成区6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并形成整体效应,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绩效;到2030年,试点区域城市建成区全部达到目标要求; (4)坝光片区分为上新屋水片区、大坑槽水片区、坝光水片区、江屋山水片区、盐灶水片区、河背坑水片区和双坑水片区7个排水分,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分别为65%、70%、57%、70%、75%、72%和73%; (5)上新屋水片区、大坑槽水片区、坝光水片区、江屋山水片区、盐灶水片区、河背坑水片区和双坑水片区年径流污染削减率分别为:55%、60%、48%、60%、64%、61%和62%; (6)根据坝光地区的实际情况,应选择适宜的海绵体,坝光片区海绵技术设施的适宜性参见表4.6; (7)针对坝光片区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规划措施: 水生态措施:①构建多层级海绵公园的形式进行保护和控制,形成海绵体系基底涵养绿地系统;②加强水系保护,划定河道保护控制线; 水环境措施:①削减点源污染,正本清源完善污水收集处理系统;②利用人工湿地对污水处理厂尾水进行净化,削减入河污染物;③控制面源污染,形成径流全过程的管控; 水资源措施:①雨水收集利用,建立持久低廉的资源化体系;②再生水资源利用,完善城市水资源结构; 水安全措施:①整治河道断面,提升防洪标准及生态效益;②规划行泄通道,解决超标雨水排放; (8)上新屋水、大坑槽水、坝光水、江屋山水、盐灶水、河背坑水和双坑水排水分区内分别划分21个地块、28个地块、95个地块、26个地块、11个地块、48个地块和12个地块。通过模拟结果校核,各排水分区中各地块低影响开发建设指标较为合理。通过合理布局,各排水分区可实现相应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设计要求。其中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控制性指标;绿地下沉比例,绿色屋顶覆盖比例,人行道、停车场、广场透水铺装比例,不透水下垫面的径流控制比例四项指标为建议性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