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绒花是用天然蚕丝丝绒制作而成的传统手工艺品。自古到今,绒花曾以头花、胸花、帽花、摆件、挂件等装饰品形式出现,应用于礼仪事项、民俗节事以及日常生活,体现了特定的社会现象与社会关系。从明清有确切史料记载之时起,绒花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各个时期社会经济、文化、习俗的影响之下,其工艺造型、行业规模、生产经营形式、地域分布以及应用范围亦有不同。根据以上特点,绒花的整体发展历程可以分为明清、清末民国以及建国以后三个阶段。绒花产生于中国古代簪花的传统。当鲜花不能满足人们四时簪戴需求之时,出现了各种材质、工艺的人造像生花,绒花作为像生花的一种便应运而生。明清是绒花兴盛发展的阶段。此时社会稳定,经济发达,以丝织业为代表的官营、民营手工业兴旺,加之人们审美需求的提高,给绒花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这一时期绒花应用广泛,在宫廷中,不论是嫔妃妆扮、给赐功臣还是科举及第,绒花作为吉祥装饰用于多种礼仪场合;在民间,绒花不仅作为女子装饰品,也用于婚俗节庆、香花供神等场合,是民间风俗、信仰中物化的精神寄托。明清绒花区域分布已形成,京津、江南、福建等地成为绒花主要产地。这一时期绒花主要以发饰的形式出现,具有色彩鲜艳、奢华繁杂、趋福辟邪等艺术特色。清末至民国时期绒花行业经历了从兴盛到低潮的发展。随着清朝的覆灭与近代工商业的发展,绒花行业既受到了冲击,也萌发了新的形态。此时绒花的生产经营模式较明清有了很大改变,除了作为副业的家庭手工业以外,手工艺人专营使绒花产销在城市聚集成为行业,专业化的商号、市集形成,其中以庙会经销最具代表性。随着行业的深化,具有监管功能的行业公会逐渐完善,为制花行业的有序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这一时期绒花行业分布除了保持明清时期的区域分布特征之外,武汉、曲阜等地亦成为绒花兴盛之地。在使用范围上,绒花从宫廷走向民间,并突破了首饰花的局限,衍生出更实用的戏剧花、帽花、礼服花等形式。然而随着日军侵华战争的开始,绒花同各类传统手工艺一样逐渐凋敝。新中国建立以后绒花行业经历了恢复生产、出口热销到逐渐消亡,继而涅架重生的过程,绒花行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改造下的绒花生产合作社、制花工厂遍地开花,为国家经济恢复做出了贡献。文革十年停滞后,在工艺美术扶持政策下,绒花生产于80年代达到顶峰,生产技术也有较大革新。而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经济文化经历转型,传统的绒花行业日渐衰败,一度消失于人们的生活中。直到21世纪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兴起,绒花的价值重新被人们认知。在绒花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的十几年中,绒花的保护与传承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传承人断层、自身定位不准确、利益相关者权责模糊等。面对这些问题,完善相关法规政策,以及进行绒花的生产性保护在当今绒花非遗保护的现状下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