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金属注入对等离子体多物理场影响的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mzg_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等离子体在科研和工业生产中有很多重要应用。在磁流体发电和等离子体鞘套地面模拟装置产生的气流中,温度通常只有3000K左右,因此往往将碱金属注入工作介质,利用碱金属的热电离来提高气体的电子数密度和电导率。国内外在磁流体发电中大量应用了碱金属作为电离种子,但是考虑到等离子体鞘套地面验证装置环境的不同及其多物理场耦合性,关于碱金属注入参数对工作介质的温度、速度和电子数密度等物理场影响的研究十分必要。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注入碱金属这一物理化学过程出发,抽象出问题模型。在自行设计的仿真模型基础上,用CFD软件进行三维数值模拟,预测出不同工作参数下的温度、组分浓度的分布;探索注入形式、粉末尺寸和流量、边界温度与注入速度等因素的影响规律。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本文介绍了碱金属载气与工作介质两股射流相交的运动规律;碱金属与高温气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即离散相和连续相之间的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过程;推导出各组分的控制方程和组分之间的反应速率计算方式。(2)根据射流运动规律,本文对比了不同的碱金属粉末的注入模型:垂直入射、斜入射、切向入射和旋转进气。在进行数值计算时,本文选择k-?模型作为湍流模型,根据粒子负载情况采用Discrete Phase Model描述了离散相和连续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同时也借助化学反应模型计算碱金属注入之后的汽化过程和电离反应结果,并根据工程中的实际情况设置了全方面的边界条件。(3)进行了多组不同参数下的碱金属粉末注入过程的仿真,分析各个变量对于热力参数(温度、速度和压强等)和浓度分布的影响规律。对不同注入结构下的场分布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在实际应用中选择斜入射结构,同时主管道采用旋转进气的方式可能会有更高的出口电子数密度和更好的一致性。通过对比不同的碱金属粒径和注入量下的计算结果,发现颗粒尺寸越小,出口电子数密度和均匀程度都越高,所以在成本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应该尽量减小颗粒尺寸;碱金属的注入量存在一个最佳值,对于以金属单质钾作为电离种子的情况,推荐注入量为主气流流量的2.5%。计算得到出口电子数密度随主气流温度和载气温度升高而增大的规律。最后也提出通过改变载气流量(射流速度)来控制混合强度的思路,给出了达到各种射流穿透深度所需的边界条件。本文的研究内容是等离子体鞘套地面验证装置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对碱金属提高电子数密度研究的不断深入,本课题中提出的不同碱金属注入形式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另一方面,文章中对碱金属的粒径、注入量、边界温度以及载气流量等参数影响的仿真工作为后续关于优化非平衡等离子体产生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一类非常引人入胜的功能材料,近几十年来已广泛用于气体存储、催化、分离和传感应用等。由于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都可以提
“安全、环保、节能”是目前汽车设计的重要指标,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和能源的枯竭,国家对环保和节能的要求越来越严,传统汽车在设计上受日益严苛的排放和油耗限制,能发挥的空间越来越小。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使得新能源造车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增加。但受电动车技术瓶颈的限制,目前新能源车被大众接受的程度还有待提高。本文基于上述问题,针对电动车存在的续航里程短、充电时间长等方面存在的不足,结合未来出行的场景,提出了“
磁浮列车相对于轮轨式列车具有很大的优势,是未来轨道交通系统重点研究的方向。而对磁浮列车悬浮系统进行精确稳定悬浮控制是磁悬浮系统研究的重点,本文正是对磁浮列车悬浮系统进行无模型自适应模块化控制器设计研究。由于多点悬浮系统是强非线性,强耦合性的复杂系统,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比较困难,设计完全基于模型的控制器可能存在着控制性能不佳的问题。而基于数据驱动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Model-free Adapti
相较于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和Beyond 5G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服务性能要求,但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服务场景。如果5G网络的服务性能达不到相应的标准,将可能导致某些服务无法正常使用,对终端用户的服务产生极大的影响。其中,可靠性作为网络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其研究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智能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将对蜂窝网络系统的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下一代蜂窝网络
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电源是煤矿井下综采系统的动力核心,承担着井下各类设备的直流供电,电源的性能直接影响到矿井生产的效率和稳定,更关系到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煤矿井下环境非常恶劣,电源本安性能的规定十分严格,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安电源的带载能力,进而使所带设备出现掉电、重启等不良现象。本课题来源于北京天地玛珂电液控制系统有限公司的“自产电源成果转化及高可靠性本安电源研究”项目。针对井下矿用电源所存在
高含水下垂直油水两相流流动参数测量一直是油田测井工程的重要内容,传统的流动参数测量仪存在卡砂、单点测量等诸多的局限性,从而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因此需要设计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强的测量仪。设计新的测量仪器应充分考虑被测流体的流动特性,需要对垂直油水两相流的流动特性进行研究,流速和流速分布是表征流动特性的重要参数,因此必须在模拟井中对油水两相流进行流速和流速分布测量。粒子图像测速(Particle im
以信息化引领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使得高校学生培养模式正逐步向“因材施教”的方向发展,由此增进了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这些交互常发生在高校各种类型的知识密集型组织中,比如科研团队,学习小组等。而无论在科研工作还是学习生活中都存在着大量的知识协同场景,场景又产生行为数据,这些数据中蕴含着大量有助于进一步改善组织知识协同现状的信息。但由于组织成员间的交互较为零散且缺少专业的信息化工具支持,导致这些
染色是图论的一个重要分支,而图论这门学科最初诞生于著名的哥尼斯堡七桥问题,以图为研究对象.图的染色问题一直是图论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它起源于1852年由Guthrie提出的“四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管道运输在各种交通方式中占有越来越突出的地位。管道运输有其他交通运输方式无法比拟的优点,但也存在很大的缺点,即受自然地质条件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当管道经过煤矿采空区时,采空区地表沉降变形会对管道安全造成很大的影响。为了确保管道经过采空区时的安全稳定,必须要对采空区地表沉降进行计算分析和现场监测,同时要根据地表沉降变形量对管道安全稳定进行分析。(1)选取基于概率积分法的岩移计算方
伴随着电子元器件集成度的不断提高,设备的体积逐渐减小,器件单位面积产生的热量不断增大,如何在狭小空间内实现高效散热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微肋阵通道的提出给解决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