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用学角度谈翻译中的语义转移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vga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源语文本向目的语文本转换的过程中,绝对的对等只能是一个幻想。实际翻译过程中,除了语言形式层面的转移外,语义层面上的转移也是相当普遍的现象。不少语义转移很大程度上源于源语与目的语语言系统的不同。此外,语用学对于交际中语义的生成和理解也提供了不少富有启发性的解释。所以,本文拟从语用的角度,通过对汉英及英汉语文学翻译中一些语义转移的定性分析,对翻译中语义转移这一现象进行系统地阐述和探讨。语用学认为,实际语言交际中,话语的真实意义有些时候与其表面的句子意义不一致,语用翻译强调对原文本话语意义的合理再现。翻译语义转移指译文对原文句子意义或话语意义的部分或完全偏离。对原文句子意义的偏离往往反映了译者对语用对等原则的顺应,而对话语意义的偏离却显然违背了这一原则。语用学的意义观认为,意义的生成与理解与语用语境密切相关,交流过程中,相关语境通过作用于交际者来影响意义的传递。语境包括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反映在翻译中,语言语境主要体现为源文本诸多衔接手段,情景语境包括源文本的语旨,语基和语调,文化语境包括源语与目的语社会文化背景。语义转移不仅与源语和目的语的不同语系有关,而且与翻译语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各种语境因素的介入增加了翻译活动的复杂性,因此完全的意义等值是不可能的,而语义转移的存在则是难以避免的。具体翻译实践中,相关翻译语境对具体语义的转移起着指导或引发作用。当句子意义与话语意义在译入语中不可兼得时,源语语境可以帮助译者实现正确的强制转移。而译者对原文本相关语境因素,包括上下文、情景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的忽视或错配,则会造成对原作者真实意义的误解,这种转移通常是无意识的。另一方面,对源文本话语意义的误解也可能是有意误解,这包括创造性误解和有意增删。创造性误解是译者为更好地保留源文本的语境效果而对其意义所作的调整,对源文本语境效果的准确把握及合理传达都需要译者对其语用语境进行认真分析。有意增删指译者出于对译文语用语境,主要是译入语社会文化规范、译文读者期待及接受能力的考虑,在译文中故意删减源文本某个或某些话语意义,或者增加源文本没有的意义。这些有意增删带有明显的文化过滤色彩。通过这个研究,我们可以对翻译语义转移现象,对翻译语境对译者语义转移的影响有个更清楚,更深刻的了解。
其他文献
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主张“反秦之弊,与民休息”。刘邦集团大多来自社会下层,对儒家咬文嚼字、繁文缛节不感兴趣,惟有清静无为的黄老之术比较对口味。刘邦采用黄老
社会用电需求的与日俱增,推动了电力企业的发展,但与此同时,用户对电力企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电力企业需要对现有管理模式进行改变,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满足社会的需
目前我国对患者知情同意权越来越重视,已初步建立了自己的体系并在不断完善之中。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在实际操作性方面还有待提高。本文在介绍患者知情同意权的概
新兴产业的发展现在是言必称“生态”,其实传统产业要转型升级,同样需要生态的力量。$$上月中旬,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上,由11家原创品牌代表组成的深圳“荔秀时尚
报纸
本文主要是对汉语中含有“点儿”的一些格式的研究。论文主要希望通过对本体语料和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在习得汉语的过程中中介语语料的考察,研究这些结构的习得过程和学
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迈进了新时代,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全球语境下,文化话语权事关国家的文化安全和文化繁荣,新形势下提升我国的文化话语权需
社会就业压力不断增大,使得职业教育迅速发展。我国职业教育不仅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成为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提高国力和提升就业者能力和素质的重要途径。随着我
生活在汉景帝至汉武帝时期的汲黯。鲜明反映出从黄老之术到儒术独尊转变过程中的变化。在治政之策上,他采用黄老之术,无为而治,且行之有效;在为臣之道上,他恪守儒家大义,忠君事主,其
怀来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怀来方言属于晋语张家口、呼和浩特片,与普通话在语音、词汇、语法各个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本文主要采用描写语言学的方法力求对怀来方言的词缀系
<正> 今年五十九岁的彼得·埃森曼(Peter Eisenman)是一位极负盛名的美国建筑师。他1955年毕业于康奈尔大学,1967年创办纽约建筑与都市研究所,1973年起主办杂志《反对派》,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