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IFN-γ、IL-4和IL-12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已成为一个全球性健康问题。世界人口的1/3都曾被HBV感染。全球3.5亿慢性HBV感染者中1.7亿在我国,其中大约20%要死于肝硬化或肝癌。HBV对人类的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HBV是HBV相关疾病的始动因素,只有积极抗病毒治疗才能明显改善预后。但目前尚无理想抗HBV药物。恢复健康的被感染者绝大多数是凭借自身免疫功能清除了体内的HBV。而慢性HBV感染者未能通过自身免疫功能清除HBV,需要接受抗病毒治疗。但并非每位患者都适于抗病毒治疗,免疫功能差的患者往往收不到好的抗病毒疗效。可见准确评价慢性HBV感染者的免疫功能是非常重要的。临床上一般以谷丙转氨酶(ALT)作为评价机体免疫功能的间接指标。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有学者发现:细胞毒性T细胞(CTL)可以在不损坏肝细胞的情况下清除胞内HBV,该机制可能在清除胞内病毒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这样一来,ALT是否能作为评价机体免疫功能的间接指标值得进一步探讨。拉米夫定等核苷类药物只能抑制HBV DNA的复制而彻底清除HBV还要靠免疫系统。所以免疫调节治疗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抗病毒疗法。但在临床上干扰素(interferon, IFN)等有免疫调节作用的抗病毒药物并没有收到理想效果,原因何在?Wieland等发现内生性IFN较外源性IFN的抗病毒效果明显增强。激发机体产生内生性免疫调节因子或许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研究检测IFN-γ、IL-4、IL-12三种免疫调节因子在慢性HBV感染者血清的水平,分析其与ALT、HBV DNA的相关性,以了解慢性HBV感染者的免疫功能,并探索改善乙肝抗病毒治疗效果的途径。方法:收集2006年2月至10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的慢性HBV感染者及健康志愿者共62例。作为对照组的健康志愿者10例,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20~59岁,平均36.1±14.5岁。慢性HBV感染者52例,其中慢性HBV携带者11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患者19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22例,男性35例,女性17例,年龄22~68岁,平均45.3±17.6岁。取清晨空腹静脉血,其中3ml于4℃离心,1000r/min,10min,收集血清后置于冰箱低温-20℃保存待测;其余血样送检验科进行HBV DNA及肝功能检查。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参照人IL-12、IL-4、IFN-γ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说明书,每孔加入100ul标准品或待测样品,在OD492测值并根据标准孔数值绘制标准曲线,计算待测样品中IL-12、IL-4、IFN-γ的含量。实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X±SD)表示,用方差分析,直线相关等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IL-12、IL-4、IFN-γ在对照组中的水平:IL-12平均水平为(18.10±12.68),IL-4平均水平为(26.72±23.93),IFN-γ平均水平为(24.83±15.46)。(单位:pg/ml) 2.IFN-γ在三个实验组中的水平:在HBV携带组的IFN-γ平均水平为(46.94±18.57),慢性乙型肝炎组为(69.15±25.57),肝炎肝硬化组为(51.59±25.82)。三个实验组中IFN-γ的水平都高于正常对照组,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位:pg/ml) 3.IL-4在三个实验组中的水平:HBV携带组平均水平为(101.55±49.63),慢性乙型肝炎组平均水平为(92.52±28.99),肝炎肝硬化组平均水平为(97.79±39.44)。三个实验组中IL-4的水平都高于正常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位:pg/ml) 4.IL-12在三个实验组中的水平:HBV携带组平均水平为(36.82±24.35),慢性乙型肝炎组平均水平为(52.03±22.54),肝炎肝硬化组平均水平为(41.23±22.10)。三个实验组中IL-12的水平都高于正常对照组;除HBV携带组外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位:pg/ml) 5.各组IFN-γ/IL-4水平:对照组中均值为(1.14±0.39),HBV携带组(0.52±0.21),慢性乙型肝炎组(0.77±0.28),肝硬化组(0.55±0.20)。对照组高于其它三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6.慢性HBV感染者不同分组间IFN-γ/IL-4的比较:携带组及肝硬化组均值都小于慢性乙型肝炎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HBV携带组和肝硬化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7.HBV携带组HBV DNA、IFN-γ和ALT三者之间相关性分析:HBV DNA与IFN-γ呈负相关(r=-0.744,p<0.05),HBV DNA与ALT无相关性(r=0.281,p>0.05),IFN-γ与ALT之间亦无相关性(r=0.092,p>0.05)。8.慢性乙型肝炎组HBV DNA、IFN-γ和ALT三者之间相关性分析:IFN-γ与HBV DNA呈负相关(r=-0.769,p<0.05);IFN-γ与ALT之间成正相关(r=0.724,p<0.05);ALT与HBV DNA呈负相关(r=-0.705,p<0.05)。9.慢性HBV感染者IL-12与IFN-γ及HBV DNA相关性分析:IL-12与IFN-γ呈正相关(r=0.892,p<0.05),IL-12与HBV DNA呈负相关(r=-0.361,p<0.05)。结论: 1.慢性HBV感染者IL-4和IFN-γ的水平都较正常对照组升高,IFN-γ/IL-4值却较对照组降低。推测IFN-γ和IL-4两个免疫调节因子比例的失调可能是慢性HBV感染者不能清除乙肝病毒的一个原因。2.慢性HBV感染者中慢性乙型肝炎组的IFN-γ/IL-4值高于HBV携带组和肝炎肝硬化组。推测慢性乙型肝炎组免疫功能可能好于HBV携带组和肝炎肝硬化组。3.在慢性HBV携带组,血清IFN-γ水平较对照组升高,IFN-γ与HBV DNA呈负相关关系。推测非细胞溶解机制可能抑制了HBV的复制,IFN-γ可能较ALT更适于评价该组患者的免疫功能。4.慢性乙型肝炎组中IFN-γ和ALT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且两者均与与HBV DNA呈负相关关系。推测溶细胞及非溶细胞机制都发挥了抑制HBV复制的作用,IFN-γ也许可以作为一个新指标与ALT共同评价该组患者的免疫功能。5.慢性HBV感染者体内IL-12水平与IFN-γ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与HBV DNA呈负相关关系。推测IL-12可能通过提高内生性IFN-γ水平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
其他文献
对覃塘红茶加工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在红条茶传统加工工艺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创新,同时提出了覃塘红茶最佳加工工艺技术,为今后开展覃塘红茶加工提供科学依据。
综述了含染料废水处理方法的现状和进展,尤其是在化学法、生化法以及物理化学法中的新技术,其中包括膜、超声波、等离子体、超临界水氧化法(SCWO)、光催化氧化法、电化学氧化
本报讯 正值全国两会,来自东莞的全国人大代表积极履职建言,备受关注。其中,来自东莞的全国人大代表黄建平、曾香桂等代表,以及东莞市东城第一中学学生向习近平总书记表达感谢关
报纸
对称差分相移键控(Symmetrical Differential Phase Shift Keying,SDPSK)调制限带传输时包络起伏小,更适合在非线性信道中使用,因而日益受到重视。通过分析SDPSK调制信号特性,
运用气固两相流动理论,建立粉尘运动的数学模型.根据综采工作面的具体特点和实测数据,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FLUENT软件,对工作面的粉尘运动规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显示,粉尘产生后
本文对柚皮苷的提取方法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2006年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总体较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速度较快、效益较好、物价较低的良好发展势头。当前经济运行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投资规模偏大、货币信贷投放偏多和国际收支
"王海现象"或称"知假买假",表现为:个体购买者在了解到商场销售的商品具有伪造产地或质量虚假等欺诈情形后,购买一定数量的该种商品,然后以商场销售商品有欺诈行为为理由,要
目的:通过观察真武汤联合优甲乐对家兔甲状腺全切术术后甲状腺功能减退及其继发性肾功能损害的研究。材料与方法:25只SPF级家兔,随机分为2组,正常组5只,实验组20只,实验组随
针对振动频谱复杂、受频率分辨率限制,使得传统振动频谱法诊断正确率不高等问题,提出用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来进行抽油机减速器故障诊断。介绍了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