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声音通讯作为动物的主要交流方式之一,能够通过传达发声者的信息来使得接受者做出相应的回应。对很多高等动物来说,特别是刚出生的、视觉、身体运动能力等发育不完全的幼体,声音信号的识别与传递都是其种群长期续存的重要保障。初生大熊猫幼体体重轻、双眼紧闭,不能独立移动,全身仅有稀疏白色胎毛。此时的大熊猫新生幼体主要依靠声音与母体进行交流。随着年龄增长和身体发育,大熊猫幼仔眼睛睁开(45日龄左右),视觉发育;四肢逐渐能够行走(120日龄左右),具有行动能力,不再依赖声音和外界进行交流。因此,探究其从出生至双眼睁开、具有行动能力等发育关键时期的声音通讯的特征,以及与母体间交流的行为互应关系,可以增加对了解这一濒危动物的了解,从而提高保护与管理能力。根据大熊猫幼仔的生长发育规律,大熊猫幼仔在45-50天左右眼睛睁开,有轻微的视物能力,在90天左右具有轻微的行动能力。我们对大熊猫幼仔出生至120日龄的声音行为和其母兽的育幼行为进行采集和观察,并将幼仔出生至120天内划分为3个时期,即出生到45日龄时为第一个时期;45日龄到90日龄时为第二个时期;90日龄到120日龄为第三个时期。利用Shure VP89M指向性麦克风和Tascam DR-100MKII录音设备进行0-120天内大熊猫幼仔的声音进行采集,在Adobe audition 3.0软件内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同时,利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对哺乳期雌性大熊猫的行为进行详细记录;数据分析利用spss25进行分析;主要取得以下结果:1.大熊猫幼体0-120日龄声音发育特征。通过对大熊猫幼仔叫声的分析,在圈养大熊猫种群中,母兽对幼仔进行哺乳活动时,大熊猫幼仔在0-120日龄时主要叫声类型有三种:Squawk、Squall、Croak。在人为划分的三个时期中,0-45日龄时,Croak叫声频次显著高于Squall叫声频次(p<0.05),高于Squawk叫声频次。在45-120日龄期中,Croak叫声频次都显著高于其他两种叫声(p<0.05),说明在幼仔0-120日龄内,以Croak叫声为主,其他两种叫声为辅。在对三个时期中同种叫声频次的比较中显示,幼仔叫声频次在逐渐减少。说明幼仔利用声音和母兽进行交流的通讯方式在改变,逐渐向其他通讯方式过渡。2.大熊猫幼体0-120日龄声音特征0-45日龄期的大熊猫幼仔双眼紧闭的,没有行动能力,与母体交流仅仅依赖于声音通讯。该阶段大熊猫幼体的声音特征如下:Squall基频值(1160.96±226.18Hz)和主频值(2239.94±746.67Hz)都是最高,Squawk的基频值(820.53±161.35Hz)和主频值(931.98±437.56Hz)次之,而Croak的基频值(728.74±120.34Hz)和主频值(735.92±138.48Hz)则为最低。45-90日龄期的大熊猫幼仔Croak叫声占据了90%以上的比例,而Squawk和Squall叫声出现的频率则分别只有3.8%和4.2%,表明在该阶段,个体的叫声主要是Croak为主。90-120日龄时期,幼仔发出三种叫声的比例发声了变化,在抽取的10%的声音样本中,Croak叫声的频率高达72%%,Squawk叫声和Squall叫声的频率仅有21%和6.8%。3.大熊猫幼体初生至120日龄与母体声音与行为交流特征:0-45日龄时期,幼体发出叫声后,母体的回应行为类型随着叫声类型不同而不同。母兽以舔仔、叼仔、抱仔、调整位置及调姿等行为来回应,其中在Croak叫声刺激下,舔仔行为的比例显著高于Squawk和Squall叫声(p<0.05),叼仔行为显著低于听到Squawk叫声和Squall叫声(p<0.05)。在Squawk叫声和Squall叫声刺激下,母兽其他行为没有显著差异。45-90日龄期,在Squall叫声下,母兽以叼仔和舔仔为主要行为,分别占行为总数的33.3%和38.9%,Squawk叫声下母兽的行为较为单一,主要以舔仔为主,占行为的81.3%。Croak叫声诱发了多种行为,其中舔仔是最主要的行为(62%),其次是叼仔(12.8%)和调整位置(10.4%)。综合来看,舔仔、叼仔以及调整位置这三种行为占据了母兽对45~90日龄幼仔叫声的绝大部分行为回应,表明在该阶段幼仔叫声的功能性可能逐渐变得单一化。90-120日龄时期,幼仔发出叫声,母兽以舔仔、叼仔、抱仔、调整位置及调姿等行为来回应,但母兽的各种行为在不同叫声刺激下均无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