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O2/BiOI/RGO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来源 :黑龙江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q0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TiO2禁带宽度大,只能在紫外光区有响应,光生电子-空穴易复合,光催化效率低的缺点,研制在紫外-可见光下均有较好响应、比表面积较大、光催化效率高的催化材料,并应用于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MB),为污染物光催化降解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采用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和溶剂热法制备了TiO2,优选出溶剂热法制备的TiO2与BiOI复合,进一步以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采用溶剂热法与TiO2/BiOI进行复合,GO热还原为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制备了TiO2/BiOI/RGO,研究了不同复合比对材料结构及光催化性能的影响。通过XRD、SEM、XPS、BET、UV-Vis DRS对材料结构、微观形貌、比表面积及光响应范围进行了表征,光催化降解MB来评价材料光催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1)TiO2与窄带隙的BiOI复合,形成了花簇状异质结构的TiO2/BiOI,其禁带宽度相比TiO2明显变窄,在可见光区也有很好响应,形成的异质结构有利于光生电子的迁移,其对MB的降解率明显高于TiO2,TiO2与BiOI摩尔比为1:2时光催化活性最好。(2)制备的TiO2/BiOI/RGO材料,在RGO片层上负载着TiO2/BiOI,比表面积较大,相比于TiO2/BiOI,光响应范围更宽,光吸收强度更高,禁带宽度更窄,RGO促进了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光催化性能高于TiO2/BiOI和TiO2。(3)TiO2:BiOI:RGO质量比为1:1:2时,TiO2/BiOI/RGO材料的禁带宽度为1.15 eV,比表面积为139.6 m2/g,光催化降解率为99.22%,是相同光照条件下TiO2/BiOI的2.3倍、Ti O2的5.1倍。TiO2/BiOI/RGO具有良好的光催化稳定性,循环使用5次后,降解率仍能达到92%以上,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光催化材料。该论文有图31幅,表8个,参考文献81篇。
其他文献
在全球面临能源危机的今天,太阳能电池得到了极大地重视和发展,由于无机太阳能电池成本高,制备工艺复杂等缺点限制它的进一步发展,而聚合物太阳能电池(PSCs)因其具有低成本、易
现代的大量建筑物都需要基础提供抗拔承载力,条形锚板基础作为一种施工速度快、环境破坏性小、建设成本低廉的抗拔基础而广泛运用于大型悬索桥、隧道、挡土结构、输电线塔、航空器停泊平台、房屋建筑等领域。由于条形锚板作用的环境情况复杂,条形锚板也常用作于临近边坡构筑物的抗拔基础,如山区信号塔,海洋钻井平台等,因此研究临坡条形锚板的抗拔承载力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工程意义。锚板的抗拔承载力主要通过锚板与土体之间的
矿井煤自燃是煤矿五大灾害之一。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装备的升级,煤自燃引起的事故逐年减少,但我国煤炭火灾防治形势依然严峻。煤自燃不但造成直接的损失,在井下狭小空间
不同路网模式之间的运输效率、交通分配、交通可达性和土地利用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只有对道路网结构特征有着充分的认知,才能更好的应用各种路网模式。本文对不同城市区域的
背景与目的:神经母细胞瘤是儿童常见的恶性肿瘤。不同神经母细胞瘤患者预后差别很大,低危型患者手术治疗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但对于伴有癌基因MYCN扩增的高危型神经母细胞瘤
近年来,我国航运业高速发展,港口货物吞吐量屡创新高,到港船舶的增加,使港口变得越来越忙碌,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锚地需求,部分沿海港口对于锚地重新规划的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锚地规划问题中,关于锚地与附近建筑物、危险区安全距离的确定是锚地建设和规划中一项不容忽视的因素。在国内外相关规范中,关于锚地与附近建筑物、危险区的安全距离的规定一般为宏观性的指导,明确的规定很少,这对于锚地的选址影响很大。另一方面
轻量化是汽车车身开发的必然趋势,然而轻量化将导致汽车低频振动和噪声问题更加突出。机敏约束层阻尼(SCLD)振动主动控制技术能够把被动约束阻尼技术以及主动控制技术的优点结
目的:我们之前的研究证明,包含甘氨酸(Gly)的新型三肽GCF在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O)损伤条件下能够穿透血脑屏障(BBB),并发挥神经保护作用。但是,在临床实践中相当数量病
针对大路沟二区油藏低产低效井治理问题,2019年开始在该区探索实践周期采油技术。本文在调研周期采油技术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2019-2020年该技术在大路沟二区的应用效果,并从
在实证主义的长期主导下,主流知识论将工程知识视为科学技术知识的应用形态,没有独立的知识论地位,从而导致对工程知识的忽视与偏见。本世纪初,中外学者先后开拓了工程哲学研究的崭新领域,李伯聪提出的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为中国工程哲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框架和逻辑前提。工程知识论作为工程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率先由中国学者开展研究。工程作为建造和使用人工物的物质性实践活动,从工程决策到工程运行、退役的全工程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