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薄弱学校的改进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它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促成教育公平必须解决的问题。薄弱学校的改进对教育均衡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有重要作用。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间教育发展也存在较大差异。我国改造薄弱学校的传统方式内发式和外援式,都是在竞争理念指导下,而竞争机制又导致了我国在生源、优秀师资、财政补助等教育资源方面分配不均,导致了我国公立薄弱学校的产生。文章从非竞争性的“合作”机制入手,探讨我国现阶段县域薄弱学校改进的校校合作、校内竞争机制下的“学校共同体”模式。文章分为四部分,逐步探讨“学校共同体”模式解决我国薄弱学校改进问题的必要性与组建策略。第一部分,分析我国薄弱学校改进的传统路径及其问题。首先分析我国改进薄弱学校的传统路径“内发式”和“外援式”的改进方略,指出我国改进薄弱学校的传统路径收到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得出传统路径对我国县域薄弱学校改进的新要求。第二部分,分析我国现阶段对薄弱学校改进提出的新思路。通过分析英国“连锁学校”模式取得的成功,得出英国“连锁学校”模式改进薄弱学校对我国的可借鉴之处。其次通过丘伯与奥斯特罗姆“制度”理论和“竞争选择”机制,得出我国县域薄弱学校改进的校校合作机制。第三部分,根据文献了解“共同体”的缘起,给出县域“学校共同体“的基本概念。分析现阶段我国“学校共同体”的几种组织形式所取得的改善薄弱学校的成效以及问题,得出由校校合作校内竞争理念指导下的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所结成的“学校共同体”的管理模式,教育资源分配、师资流动以及教育评价方案。第四部分,分析由校校合作理念指导下的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所组成的薄弱学校改进“学校共同体”模式的制度变化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县域薄弱学校改进的传统路径,以及“学校共同体”模式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总结出我国县域薄弱学校改进的“合作”与“竞争”机制,以期为我国今后县域薄弱学校的改进提供有效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