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坎伦契约伦理思想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lic03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斯坎伦是当代平等自由主义的契约主义代表,是“社会正义”旗帜下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斯坎伦的契约伦理思想自面世以来,就在当代西方伦理学界引起极大反响。他关于道德哲学问题的根本性解答对道德哲学的发展状况和方向产生了决定性影响。他的契约伦理思想实现了对罗尔斯契约论思想的阐发、辩护、修正和补充,有效填补了从康德的个人道德到罗尔斯的制度道德之间关于人际道德问题的理论空白,基本实现了从传统社会契约论到当代契约主义的转化,奠定了他在当代伦理学界的重要地位。在罗尔斯《正义论》的基础上,斯坎伦以功利主义伦理学为批判对象建立起一个框架清晰、内容详实的道德理论体系。这套理论的建立以理由为逻辑起点、正当为基本原则、道德动机为核心基础,重点解答关于道德的基本特性问题。他认为道德理论所要回答的问题主要是道德行为的对错问题,如果一个行为没有人能合理拒绝,那么这个行为就是对的,而没有人能合理拒绝的理由实际就是人们在充分知情且不被强迫的前提下,达成的普遍一致的结果,即契约。斯坎伦将契约精神重点应用于责任伦理领域,他从微观的人际层面入手,着重强调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责任。正因如此,斯坎伦渴求塑造一个追求平等、尊重言论自由、重视诚信、崇尚宽容的和谐社会。斯坎伦的契约伦理思想受到学界赞誉:一方面,避免了传统契约论所暴露出的弊端,实现了传统契约论的现代转型;另一方面也为当代社会提供了一条关注人际伦理责任的新途径。然而,其理论也不免遭受质疑。如:作为斯坎伦契约伦理思想逻辑起点的理由是否是最基本且不可还原的概念;划分“合理的”和“不合理的”的界限模糊;在价值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能否求得共同认知。不过,正是这些质疑提醒我们,对斯坎伦契约伦理思想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和完善。
其他文献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艺术剧院同业协会(简称ATG)的发展为日本新生代导演的诞生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和技术支撑。这批新生代导演们促使“日本新电影”开始崛起。这些“新电影
背景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累及微血管所引起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临床上以进行性增多的蛋白尿和持续的肾功能损伤为重要特点,现已成为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足细胞是构成肾小球滤过屏障的关键结构,以足细胞异常为主的肾脏疾病,临床上往往以大量蛋白尿为突出表现。目前研究认为,DN也是一种“足细胞病”,主
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数控加工专业教学的现状,探讨了数控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改革数控加工专业教学模式的途径。
曾记得刚上小学时,就跟标点符号打上了交道:“、”“。”“!”“?”“……”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的变化,人们思想的变化,标点符号也悄悄地发生变化,变得让我陌生起来……
期刊
我们处于一个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网络快速发展为教学模式创新提供了发展的基础,网络教学模式逐渐成为现代化教学的主导,是教育信息化形式变革的必然结果,本文就现阶段的网络教学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