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O高温结构转化、性能调控及其对碳纤维导热性能的改善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wei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PBO)属于刚性棒状聚合物,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耐热性及阻燃性。但PBO纤维存在紫外光耐受性差、压缩强度低、与树脂的界面结合性能不佳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其长期使用,并阻碍其在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此外,多项研究表明,由于具有高热稳定性、易石墨化等特点,PBO可以作为石墨纤维前驱体的新选择。本课题首先通过热处理制备具有皮芯结构的PBO纤维,皮层化学结构的转变能够大幅提升其耐紫外老化性能,并改善其压缩强度、界面剪切强度,以期能够促进PBO在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并增强其性能稳定性。通过更高温度的石墨化处理促使PBO转化为高取向的石墨微晶并与高性能聚丙烯腈基碳纤维(PAN-CF)相结合,本文获得了具有高导热、高强高模特性的PBO/PAN复合基碳纤维。制备复合基碳纤维的策略同时解决了PBO-CF力学性能较差和PAN基碳纤维导热性能较低的问题,满足了航空航天领域对兼具高导热和优异力学性能的新型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需求,并为高导热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制备奠定了材料基础。基于对PBO热分解过程中结构演变的探究,通过略低于其分解温度下(630~650℃)的热处理和轴向牵伸诱导PBO纤维内部结构转变,从而在保证PBO纤维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同时,赋予其紫色的保护性热氧化外壳。化学结构表征结果显示,热氧化外壳中与苯环共轭的噁唑环转化为非共轭六元环结构。因此,热处理后PBO纤维(命名为PBO-HT)在紫外光波段吸光度明显降低,可见光波段吸光度则大幅增强。PBO-HT纤维在800 h紫外光老化后拉伸强度保持率仍能达到90%以上;与之相比,800 h紫外光老化后未经热处理的PBO纤维拉伸强度降至49.81%。因此,热处理诱导的外层结构转化能够赋予PBO纤维显著提升的耐紫外光老化性能。与此同时,PBO-HT纤维皮芯结构的产生和微纤结构的减少使其抗压缩性能显著提高,轴向压缩强度最高可达1.74 GPa,与未处理PBO纤维相比提高74%;而PBO-HT纤维的拉伸模量由于热处理诱导的PBO大分子取向增大至221 GPa,为未处理PBO纤维的133%。此外,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有利于PBO-HT纤维表面刻蚀的加深及其表面活性基团的增加,进而有利于其界面剪切性能的改善,热处理PBO-HT纤维的最高界面剪切强度达到46.91 MPa,提升率为64%。该方法具有成本低、耗时短及易于产业化等优势,是极具潜力的PBO纤维改性方式,具有非常大的实用价值。对PBO石墨化结构演化的研究表明,2000℃以上高温热处理后PBO可转化为高取向的石墨微晶,这是高导热碳纤维的重要结构基础。目前商业化碳纤维的前驱体主要选用聚丙烯腈(PAN),但PAN属于较难石墨化材料,因此高温处理后导热性能不够理想,基于此,本课题通过使用更易石墨化的PBO与PANCF复合再石墨化的方式制备了同轴的PBO/PAN复合基碳纤维(命名为PAN/PBO-CF)。研究结果表明,高结晶度PBO层的引入能够有效修复碳纤维的表面缺陷,其共轭主链能诱导石墨化过程中PBO衍生石墨的结晶和取向,这与其均有很大程度提高的径向和轴向导热性能一致。导热性能表征结果表明,PAN/PBO-CF纤维的轴向导热系数高达102.37 W/(m·K),且其理论径向导热系数为6.29 W/(m·K),相较于PAN-CF分别提高44%和56%。本项工作中PBO衍生石墨层在碳纤维表面的接枝厚度有限,这是限制碳纤维复合材料厚度方向导热性能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PAN/PBO-CF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全厚度导热系数最高仅为2.54 W/(m·K)。为进一步提升复合材料的厚度方向导热系数,本研究在增大PBO层接枝厚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混合三维导热结构。首先,采用电沉积的方式在PANCF上均匀沉积Ni/CNT交联网络,以便引入具有足够厚度的PBO层;再通过在PAN-CF表面引入三维取向的PBO/GO大片层,并石墨化后获得三维取向的PBO石墨片层,从而构建了具有三维导热结构的新型碳纤维(命名为CNC@PGG)。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像清楚展示了PAN-CF表面沉积的Ni/CNT网络和碳纤维单丝间垂直的大尺寸石墨桥联结构,这有望在碳纤维间提供更多热传导途径,提高复合材料厚度方向的声子传输效率。复合材料的导热表征结果显示,2100℃石墨化处理的CNC@PG-G轴向导热系数提高至127.19 W/(m·K),且其理论径向导热系数高达66.57 W/(m·K)。此外,碳纤维间更易形成连续的导热通路,当复合材料内碳纤维体积分数达到55%时,CNC@PG-G复合材料的全厚度导热系数高达5.39 W/(m·K),与PAN-CF复合材料(0.94 W/(m·K))相比提高573%。红外热图像也充分证明了该复合材料显著提高的吸热、散热能力。
其他文献
相较于铺层复合材料,三维机织复合材料特殊的空间结构使其具有更优越的抗分层和抗冲击性能,被广泛地应用在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然而,也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空间结构,三维机织复合材料具有非常复杂的损伤机理,这给三维机织复合材料性能的准确表征和仿真研究带来了严峻挑战。本文通过调研复合材料相关的文献发现,目前对复合材料的面外性能研究仍主要集中于铺层复合材料,针对三维机织复合材料面外性能的试验方法、损伤机理研究
学位
折纸是一门古老的东方艺术,它通过简单的操作将平面纸张直接折叠成复杂的立体几何物体。近年来,折纸已经不仅仅是纯粹的美学追求,也成为了众多科学和工程领域的热门研究对象。折纸表现出丰富而独特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具有广泛的工程应用前景。折纸结构动力学特性研究是其工程应用的基础,然而相关的工作仍在起步阶段。折纸在动力学领域的应用也属于新兴研究领域。因此,发展折纸结构动力学研究方法,深入开展基于折纸原理的工程
学位
光纤传感具有抗电磁干扰、耐腐蚀、生物相容性好以及可远程监控等优点,因此在恶劣环境和生物医学等应用领域发展迅速。光纤传感中,曲率的高灵敏度及矢量测量在人工智能和侵入式医疗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的光纤曲率传感器存在测量灵敏度低、不利于微型化以及测量盲点等不足,难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本文开展了基底封装和自组装光纤传感器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旨在为光纤曲率传感技术提供一种制备简单、可实现矢量测量的高灵
学位
电致变色是指材料的光学属性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发生可逆变化的现象,电致变色材料在智能窗、航天器智能热控和信息显示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WO3/NiO互补型器件存在透过率调制幅度小、响应速度慢和着色效率低等电致变色综合性能不理想的问题。本文采用磁控溅射技术,以阴极电致变色材料WO3、阳极电致变色材料NiO及其互补型电致变色器件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了具有梯度结晶结构的WO3薄膜构建及电致变色行为
学位
光学回音壁微腔是以全反射形式将光束缚在微小空间的微型光学器件,因具有品质因子高和模式体积小的卓越优势,成为光学传感、非线性光学以及微波光子器件等光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传统回音壁微腔主要基于微球腔进行研究,但在众多微腔中,空芯微腔不仅具备传统微腔优异的光学性能,而且具有微流监测用量低和两端带柄的结构特点,为力学、材料化学和生命科学等基础研究和开发提供优秀的实验平台,具有极高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价值。但是,
学位
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由于其轻质、高强、耐磨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体育用品、汽车制造、航天航空领域。随着新能源汽车等的发展,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浆剂在碳纤维复合材料中处于纤维与树脂的界面处,对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上浆剂通常以保护碳纤维(CF)为目的,对界面性能提升有限。因此,如何优化上浆剂结构增加与基体树脂的可反应基团,通过简单的上浆工艺提高复合材料综合
学位
锂硫电池由于理论质量比能量高、正极硫资源丰富和价格低廉等优点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然而,其商业化进程始终受制于多硫化锂的穿梭效应和不稳定的锂负极两大问题。金属锂负极的界面稳定化策略可以有效改善充放电过程中的锂枝晶等问题,同时也对穿梭效应的抑制具有重要作用。本论文通过金属锂负极的界面改性以抑制锂枝晶的生长、缓解体积效应、调控锂离子的沉积,实现金属锂负极的界面稳定;采用多种物化表征手段和电化学测试方法
学位
镁硫电池采用理论比容量高、成本低的硫作为正极,以具有较负电极电位、较高比容量和安全性较好的镁作为负极,不仅能够提供高理论能量密度(1722Wh kg-1 or 3221 Wh L-1),同时还具有高安全性及低成本的优势,在动力及储能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镁硫电池的电解液对于其实际应用至关重要,其中Mg(TFSI)2基电解液具有稳定性好、电导率高、电化学窗口宽、溶剂化能力强且与硫正极兼容等优点,展
学位
在水系电池中,锌离子电池具有比容量高、稳定性好、锌资源丰富以及成本低等优势,柔性锌离子电池因此成为便携式可穿戴电子产品下一代有希望的储能设备之一。目前,柔性水系锌离子电池存在电极材料循环性能差以及力学性能和电化学性能难以兼容等问题。因此,需要对柔性锌离子电池进行深入研究。本论文研究制备了具有长循环寿命的Mn2O3@PPy正极材料和H2Ti3O7·xH2O负极材料,利用来源于柚子皮的纤维(PPC)为
学位
有机系锂-氧电池具有超高的理论比能量密度(3500 Wh kg-1),在移动电子、新能源汽车、航天等领域表现出极大的应用潜力。但目前,锂-氧电池仍面临着充放电过电位高、循环稳定性差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课题提出了利用Cu N2C2催化剂调控锂-氧电池充放电反应路径的方法,探索了可溶性茂金属分子与Cu N2C2催化剂的协同催化机制,设计了石墨炔锚定茂金属分子抑制氧化还原介质穿梭效应的方法。构筑一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