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中央将新疆部分地区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试点,由中央财政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补贴试点险种的保费。新疆针对农牧业生产的有效需求,有序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相关工作。新疆养殖业分布广泛、种类繁多,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频发,有必要将部分种植业和养殖业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障品种。同时鼓励各地州、市、县自主选择迫切需要参保的险种,根据当地农牧业生产特点和地方财政,适时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有关险种。2010年,在棉花、小麦、玉米等原有基础上,新疆在阿克苏开展了苹果、梨、枣等林果业产业试点工作。2012年,玛纳斯、吉木乃、察布查尔三县将地方肉羊保险纳入地方财政补贴品种试点。立足地方的现实需要,扩大奶牛保险的保险责任范围,把狼灾、毒草害列入自然灾害范围内。2013年,结合农业发展的需求,新疆选取设施农业为保险标的在乌鲁木齐、吐鲁番、和田、哈密、阿勒泰等地区开始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试点。2017年,新疆为了规范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资金的管理,出台了财政补贴一系列相关细则。这些年来,为了分散农牧业生产的自然风险、保证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新疆充分考虑区情,不断探索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模式。新疆对政策性农业保险不同的保险标的给予差异化补贴政策,取得了阶段性的补贴效果,助力解决“三农”问题,但在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过程中,也暴露了一系列问题,阻碍了一部分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工作的进程,还需要不断健全新疆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体系。本文依托于新疆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实施的具体情况,引入市场失灵、农业弱质产业、福利经济学等相关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规范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新疆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国内外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经验与启示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健全新疆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体系的对策建议。首先,本文对相关概念明确界定,阐述了市场失灵、农业弱质产业、福利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基础,介绍新疆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发展历程与现状。然后,从财政补贴运行机制待完善、政府财政补贴支持力度不够、农户对财政补贴的认可度不高、保险保障标准与农户需求存在差距、政府、农户和经办机构之间的利益难以均衡、农户和经办人员违规套取财政补贴资金等六个问题进行分析,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原因包括财政补贴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财政实力不足、农户风险意识淡薄、农户对财政补贴缺乏正确认识、农业保险市场作用未得以有效发挥和合规性监管不到位。再次,总结了浙江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经验与启示,也总结了美国、日本和西班牙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经验与启示。最后,立足新疆区情,本人提出了健全新疆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体系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优化财政补贴运行机制、多方筹集财政补贴资金、提高农牧民对财政补贴的认可度、政府应转变对财政补贴的价值取向、理顺政府、农户和经办机构之间的关系、加强对财政补贴的合规性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