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对黄霉素产生菌—斑驳链霉菌的菌种选育及其发酵工艺的条件进行了深入地研究,通过一系列的诱变处理和筛选提高了菌种的生产能力,并确立了适于摇瓶发酵的工艺条件。 首先本论文建立了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检定菌的生物检定方法,此种方法在500-2500 u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可用于黄霉素的定量检测。 分别采用紫外线诱变、硫酸二乙酯诱变和亚硝基胍诱变的方法来筛选高产菌株,实验证明,2.5mg/ml浓度的NTG作用40分钟对斑驳链霉菌的诱变效果较好,可显著提高菌种生产能力。此外,采用NTG诱变结合链霉素耐受的筛选模型,最终获得了与出发菌株相比产量分别提高了44.4%和33.7%的高产菌株NS-65和NS-32。最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证明了班驳链霉菌高产菌株的发酵产物为黄霉素。 此外本论文系统考察了黄霉素的培养条件,包括种子摇瓶和发酵摇瓶的培养条件。最终确定了40ml/250ml三角瓶的装瓶量,37℃下培养30小时的种子摇瓶条件。确立了发酵条件:最适培养温度37℃,发酵周期8天,接种量5%,装瓶量40ml/250ml三角瓶,发酵培养基消前pH为7.0。 对发酵培养基的组成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考察,通过碳氮源的单因子试验,确定最适碳源为玉米淀粉,生物氮素2#为最适氮源,并通过均匀设计的方法确定了发酵培养基的最优配方,使产量比在原培养基条件下提高了36.3%。 此外本论文对黄霉素的生物合成途径进行了初步的探索。首先考察了二十种氨基酸对黄霉素生物合成的影响,发现丙氨酸等几种氨基酸可以明显地促进黄霉素的生物合成。通过对糖酵解途径中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的抑制剂碘乙酸和烯醇化酶抑制剂氟化钠以及丙氨酸、柠檬酸对黄霉素生物合成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糖酵解途径的中间产物——3-磷酸甘油酸的积累能导致黄霉素产量的提高,说明黄霉素分子结构中的磷酸甘油酯直接来源于3-磷酸甘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