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业技能和独立性是确保审计质量的基础。审计人员只有形成对被审对象的专业意见,才有可能履行独立鉴证的职责。专业技能是审计与其他职业的根本区别,其核心就是审计判断。研究审计判断绩效,旨在促进审计判断技能的提高,为高质量的审计奠定基础。审计判断所形成的审计意见可增加会计信息的价值,而审计是有偿服务,会计师事务所及审计人员都具有经济属性。因此,审计判断既要体现专业技能的价值,也要考虑审计资源的约束。基于上述认识,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审计判断绩效的内涵,探讨审计判断绩效的评价标准和影响因素,并将结论应用于我国具体的审计环境,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全文分为四章: 第一章介绍审计判断的基本理论。首先界定审计判断的定义,总结其特点,将审计判断与会计判断比较,明确审计判断的性质,并讨论审计判断的组成要素;其后,分析审计判断的成因及重要性;最后,简要回顾国内外关于审计判断的研究成果。 第二章讨论审计判断绩效的评价标准。以绩效的一般含义为基础,分析了审计判断绩效的经济学含义。客观的判断结果是发表恰当审计意见的基础,判断效率的提高是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经济约束。因此,良好的审计判断绩效是客观的判断结果与高效率资源投入的统一。构建审计判断绩效的评价标准应同时考虑判断效果与判断效率,由此形成了效果标准和效率标准。效果标准体现了判断结果的客观性,通过可验证性和可防卫性衡量,效率标准要求以尽可能低的投入获得良好的判断效果,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敬业精神的倡导,有助于提高审计判断效率。本章还以内部控制可靠性判断模型为例,介绍了评价标准的应用。 第三章讨论审计判断绩效的影响因素。审计人员作为判断主体,其知识、技能、性格是影响判断绩效的重要因素,同时,审计判断是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与审计技术的结合,是审计判断主体与审计判断对象、审计环境的互动。因此,影响审计判断绩效的因素可分为四类:审计判断主体因素、审计技术因素、审计判断对象因素、审计环境因素。 第四章提出改善我国审计判断绩效的设想。首先从审计判断效果和判断效率两方面分析我国审计判断绩效的现状,指出判断结果的客观性缺乏保证,判断投入成本也未能有效降低;随后,从审计人员、审计技术、审计判断对象及审计环境四个方面讨论了问题的成因;最后,基于上述分析,提出改善审计判断绩效应由审计人员、会计师事务所和各个管理机构共同努力,提高审计人员专业素质,改进审计技术,尽量减少来自被审单位和审计环境的不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