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语篇中概念隐喻的衔接功能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oduo521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从语篇的界面,来探讨概念隐喻的衔接功能。本文结合认知语言学中概念隐喻的相关理论和语篇分析的方法解释概念隐喻在语篇环境中的衔接力。本文以富含隐喻的动态经济语篇为语料,通过对所选文本的定性、定量分析得出概念隐喻在经济语篇中衔接功能的实现形式。其结论也印证了当代隐喻理论的正确性。同时,本文涉及到抽象经济概念的理解和概念隐喻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作为语言中的普遍现象,隐喻一直受到研究界的重视。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对隐喻的研究更呈现多元化趋势。人们从哲学、逻辑学、社会学、符号学、心理学、语用学等多个学科、多个角度对隐喻的本质、工作机制及作用进行研究。传统语言学观点认为,隐喻只是一种语言现象;而当代认知语言学家将其视为思考和推理的工具,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普遍现象,从而带来了隐喻研究的转向。自1980年以来,Lakoff和Johnson所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的问世推动隐喻研究转向了以认知为基础的平台。学者们对隐喻在词汇、句法方面的研究一直著述不断,但隐喻在语篇层面上的研究却并不多见,以经济语篇为语料的这方面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本文选取近百个经济语篇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概念隐喻的衔接功能。所选语篇涵盖金融,市场,管理,价格和销售等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拟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证实和补充概念隐喻在语篇中所起到衔接作用。本文将采用媒体经济语篇为语料,以其中出现的概念隐喻为分析对象,依据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CMT)及Fauconnier和Turner的整合理论(BT),不只是为了阐释抽象的经济概念,而是以期在新的语篇环境中阐释概念隐喻的衔接功能主要通过照应,重复和搭配三个方面得以实现。在分析概念隐喻衔接力的基础上,指出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识别和理解隐喻的能力,体会概念隐喻如何构建生动的表达,推动促进语篇内容发展,且形象传达作者的意图。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介绍了本文写作的理据,目的和行文结构。第一章文献综述中回顾并总结了国内外隐喻研究的成果和现状,着重介绍认知语言学流派的理论。第二章详述概念隐喻的两个工作机制:概念隐喻理论和整合理论。结合语篇分析中衔接的理论,指出在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中,概念隐喻发挥衔接力的具体方式有照应,重复和搭配。第三章选用若干语篇验证和阐释概念隐喻的衔接作用的具体实现形式。连续出现的概念隐喻构成不同种类的衔接链。在照应,重复和搭配三个实现形式下,分别选取语篇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同时,选取若干完整文段全面分析概念隐喻所形成的衔接链在文中的分布情况。概念隐喻的相关理论为分析语篇提供了方法;语篇分析框架为探讨概念隐喻的衔接力提供了帮助。总之,概念隐喻相互之间构成衔接链,推动语篇意义的发展,从而发挥概念隐喻的衔接功能。第四章是概念隐喻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最后是对全文的归纳和总结。
其他文献
近年来围绕日语条件表现展开的研究越来越多。日语条件表现具有多样化的形式,并且各个形式都具有各自的特征,各个形式之间都有着微妙的用法以及意义上的差别。这些微妙的差别虽
瓦连京·格里格立耶维奇·拉斯普京是活跃在当代俄罗斯文坛上的一员骁将,这位文坛骄子,虽然不属于那种文如泉涌的多产作家,但在俄罗斯文坛上及当代作家中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批评语篇分析是西欧语言学界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话语分析方法,我国对此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对于媒体语篇的批评性分析是批评语篇分析研究
写作是最基本的交流方式,在外语教学领域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在应用语言学领域,母语思维在二语写作和外语写作中的使用受到了语言学家的关注。虽然对母语思维在二语写作和外语写
《马戏团之夜》是当代英国著名女作家安吉拉·卡特的一部长篇小说力作,承载了卡特在摈弃旧的父权神话、颠覆传统审美观念以重塑文学观照文化的方式上所做出的努力和对人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