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致残、致死率高,临床治疗十分棘手。本研究以SD大鼠为对象,建立了动物头颅瞬间侧向旋转脑DAI模型,深入探讨了DAI的发病机理,提出了可能的治疗措施。 (一) 设计、制作了头颅旋转致伤装置,当其使210g大鼠头颅在冠状面右向旋转90°时,鼠颅角速度为801.27rad/s,角加速度2.044×10~5rad/s~2,用时2ms。建立了旋转时间、速度与大鼠体重的关系公式,推算出本研究选用的300g以下大鼠头颅右向旋转90°,用时不超过2.09ms,角速度大于753.13rad/s,角加速度大于1.806×10~5rad/s~2,后两者远远超过Margulies(1992)提出的DAI外力参数阈值。头颅瞬间旋转后即刻大鼠出现意识障碍及呼吸节律紊乱等脑干功能的异常,早期死亡率17%。光镜下见伤后6~24小时脑内多处(主要是脑干)有广泛的神经轴索肿胀、断裂及轴缩球形成,并伴发点状出血及血管外水肿;3~6天出现胶质细胞增生改变。这些均符合DAI的基本病理象,表明本装置复制出了良好的大鼠头颅瞬间侧向旋转脑DAI模型。国外至今尚末见有大鼠头颅旋转脑DAI模型的报道。 (二) 该模型脑干受损尤为突出,其中以脑干纵行神经轴索损伤为主,脑干下端损伤最重。这一现象反映了脑在旋转性加-减速运动中其内剪力的中轴分布效应,证实剪力作用是造成DAI的生物力学原因。 (三)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表明,伤后6小时DAI大鼠BAEP的Ⅲ、Ⅴ波潜伏期、Ⅰ-Ⅲ及Ⅲ-Ⅴ波波间期比损伤前明显延长,Ⅲ、Ⅴ波波幅则明显降低,这间接反映出脑千神经轴索的广泛破坏,尤其是橄榄核、外侧丘系及下丘等脑干听觉传导通路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