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与顺从——霍尔顿的成长过程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enery7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麦田里的守望者》被公认为世界文学中的一部现代经典,深受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的欢迎,也成为研究者们争论的焦点。本文将采用细读文本的方式,运用人物性格构成的二重组合原理,分析主人公霍尔顿的成长过程及其辅助人物,从而揭示出作品的普遍意义之所在。 本文由五个部分组成。 引言:简介这部小说的主题,文学批评界对它的评论情况,本文的研究思路以及作者塞林格创造霍尔顿的过程。 第1章:描述假模假式、异化的成人世界。运用人物性格构成的二重组合原理,分析霍尔顿如何处理自己与成人世界、儿童世界的关系。分析他对成人世界进行叛逆的两种方法和顺从成人世界的尝试,从而阐明霍尔顿既不能退回儿章世界,又不能完全进入成人世界的处境。 第2章:分析由霍尔顿性格中的叛逆与顺从因素所推动的其心路历程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他把希望寄托在纯真的儿童世界,在脑海中构筑了自己的理想国,想做麦田里的守望者,做一个创世的“神”;第二个阶段,他与安多里尼先生进行谈话,感受到自己成长的艰辛和责任的重大。因此他在脑海中构筑自己的阿卡迪亚,想做悠闲的隐士,做一个隐居的“人”;第三个阶段,在菲苾的帮助下,他放弃了去西部的计划,并且领悟了守望孩子的方法。于是他留在现实世界,牺牲自我,守望孩子,做一个孩子们的“救世主”。至此,他成熟了。这是霍尔顿与他人沟通所结下的硕果。这个部分揭示出霍尔顿成长所具有的普通意义。 第3章:分析霍尔顿成长的辅助人物。通过分析他成长的引路人和特殊人物菲苏,从一个侧面反映霍尔顿成长的心路历程。他的引路人包括大自然、卡尔·路斯、安多里尼先生和D.B.等。菲苾是他成长过程中的精神支柱、伙伴和引路人。这些人推动了霍尔顿的成长,促使他获得了成熟。 结语:《麦田里的守望者》通过对霍尔顿成长过程的叙述和对他的心路历程的展现,反映出人类普遍存在的精神困境和青少年成长普遍面临的难题,并且提供了应对之法,从而给读者以启示。
其他文献
《法苑珠林》是成书于唐初的一部大型佛教类书,该课题的研究在日本、中国台湾起步较早。目前大陆对此书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其百科全书、佛教类书性质以及哲学层面上,相关问题亦不
小林是某高校的博士生,前几天突然觉得眼前有灰掉似的黑影在眼前飞舞,到医院去检查,结果是玻璃体混浊。小林纳闷了,玻璃体混浊不是老年人才得的病吗,怎么自己年纪轻轻也会得这样的老年病呢?是不是以后眼睛需要做手术才能治好?    玻璃体混浊不是老年病  人的玻璃体在20岁以后就开始发生液化,特别对于近视眼的人来说,液化的玻璃体存在不均匀的情况,就容易出现飞蚊症和晃动的黑影。我们原来认为玻璃体混浊是一种老年
当大家还在网络上乐此不彼的种菜、偷菜的时候,一个叫做“小毛驴”的现实版的开心农场在北京郊区悄然红火起来.
随着建筑工程的飞速发展,既有建筑物加层或地基基础由于某种原因地基承载力不够,而又不需搬迁、拆迁。这就要求我们对大量的地基基础加固的方法去研究学习,根据实际地基基础加固
曹学俭,是明末清初一位重要的人物。现当代学者如方宝川、庄可廷、廖天敏、宋建昃、郑玉堂、沈时蓉、王长英等人多从文献的角度侧重其著述的考证,并没有对其生平展开详细的研究
新中国成立以来,治黄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保障黄淮海平原的安全、促进流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目前黄河的防洪问题、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问题、水
顺治、康熙时期的杂剧作家在杂剧的本体认识上基本承袭“发愤著述”的传统,实现了向明中期“把戏剧等同于诗歌”的创作观念的回归,极大地削弱杂剧的叙事功能并相应加强其抒情
在素质教育中,差生的转化成了学校、社会关注的问题。在教育教学中,只要教师注意运用适当的教育方式对差生实施转化,差生也可转变。 In quality education, the transformat
期刊
在悠长的人类文明史中,自然科学之精确缜密,人文科学之繁杂玄奥可谓众所周知。然而,18世纪法国的特拉西却有一个伟大的梦想,即用自然科学理论特有的细密精确来描述以抽象、思辩见
魏晋南北朝文学是中国文学史发展中的一大转关,相对于先秦两汉文学来说有诸多变化。如前贤所言,此为文学之自觉时代,政治教化不再是文学的主要功用,文学回归自身,呈现出更多的非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