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双侧颈动脉狭窄大鼠作为早期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及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大鼠模型的可行性。研究双侧颈动脉狭窄与双侧颈动脉闭锁大鼠作为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模型的差异性,以及轻度缺氧对神经元中hn RNPA2-GABA_AR-α1通路的影响。方法:第一部分选择4月龄(n=6/11;150±50g),12月龄;(n=6/6;300±50g),18月龄(n=6/7;500±50g)雄性性SD大鼠,同时每组分别设立同年龄对照组,在激光散斑血流仪检测下行双侧颈动脉狭窄,以狭窄术后5min颈动脉血流下降60±10%为标准。术后30天利用水迷宫观察各年龄组大鼠双侧颈动脉狭窄术后认知功能改变情况。第二部分选择18月龄大鼠,分为三组,分别为双侧颈动脉狭窄术组(BCAS组)(n=6/7;500±50g),双侧颈动脉闭锁组(BCAO组)(n=6/7;500±50g),假手术组(Control组)(n=6/7;500±50g),分别于术前5min,术后2h,术后1天,术后3天,术后7天,术后14天,术后28天利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检测大鼠额叶脑血流(r CRF)改变;于术后30天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DTI序列扫描大鼠全脑,全脑体素分析,检测三组大鼠各脑区白质神经纤维变化及感性区域变化。于术后30天,4%多聚甲醛灌注固定大鼠、取脑冰冻切片,行免疫荧光染色,取脑组织,取海马蛋白,定位及半定量检测hn RNPA2、GABA_AR-α1蛋白表达变化;同时利用GAFP荧光染色观察海马CA1区星形胶质细胞激活间接观察微血管损伤情况,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损伤情况。结果:第一部分18月龄组大鼠与其对照组相比,水迷宫结果表明其出现认知功能障碍,逃避潜伏期延长。第二部分BCAS组大鼠的死亡率为11%(30/34),BCAO组大鼠的死亡率为75%(30/40)BCAS组大鼠术后2h额叶脑血流下降。透射电镜结果表明BCAS组大鼠海马CA1区与对照组相比有轻微的显微结构改变,线粒体嵴有少量断裂,BCAO组大鼠海马CA1区损伤更为严重,大量凋亡小体形成。BCAS组与BCAO组的逃避潜伏期相比更短,但长于对照组。相对于对照组,BCAS组大鼠海马CA1区荧光染色及Western结果显示,hn RNPA2蛋白在BCAS组表达下降,在BCAO组中hn RNPA2表达回升。相比于BCAS组,荧光染色及Western结果显示BCAO组海马CA1区GABA_AR-α1蛋白表达下降更为明显。GAFP荧光染色显示,BCAS组大鼠海马区GAFP荧光增强,表明星形胶质细胞激活,该现象在BCAO组大鼠海马中表现更为明显。核磁共振成像DTI序列扫描显示:在BCAS模型的大鼠模型海马和皮层的FA值略低,而该区域BCAO大鼠的剧烈变化更为严重FA值下降程度更为剧烈。结论:18月龄大鼠行双侧颈动脉狭窄术后30天出现认知功能障碍,作为慢性脑缺氧模型,该模型可用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及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