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球有一半的人以稻米为食。水稻是作物研究中的模式植物,也是主要禾谷类作物基因功能组学的研究对象。以理想株型为模式的超级水稻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水稻的许多重要农艺性状均是数量性状,因而研究水稻的数量性状对于育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大量的研究揭示了水稻QTL的基本特征和农艺性状的遗传基础,给水稻改良带来了新策略和思路。水稻的壮秆性状属于数量性状,有利于植株的生长,抗倒伏以及对单产的提高也有一定的贡献,因此壮秆的数量性状位点的鉴定和挖掘对水稻育种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本实验利用以93-11为受体亲本,9516为供体亲本构建的高世代回交导入群体,并从中筛选茎秆显著增粗的L51151株系,以此材料构建衍生分离群体,用于鉴定控制水稻茎秆的QTLqSc8-1,并完成其遗传分析和精细定位。
利用均匀覆盖整个基因组的265个分子标记对茎秆显著增粗的L51151株系进行背景检测,发现在3、7、8和9染色体上存在导入片段。利用多态性标记对衍生的BC5F2分离群体的单株进行检测,将该QTLqSc8-1初步定位在第8染色体的RM23325和S8-7之间,物理距离约23.5Mb-25.5Mb的区段内。对BC5F2分离群体的穗颈节直径进行遗传分析表明,茎秆的分离符合1:2:1的单孟德尔因子分离规律。
将BC5F2的杂合单株进行播种的得到BC5F3,将群体扩大用来精细定位,用STS和SSR分子标记对278个隐型单株进行检测,最终将定位在S8-223和S8-251标记之间,由于标记S8-223和S8-251位于相同的BAC克隆上,根据网站http://www.gramene.org上两标记的序列,二者之间的物理距离为50Kb。
田间性状调查及利用SPSS分析相关性状的相关性是发现:有效分蘖数和茎粗呈现负相关性,产量和茎粗呈现正相关,而且茎粗对植株的抗倒伏性状具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我们定位的这个QTLqSc8-1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很大应用价值和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