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研究表明,自有翻译活动以来,关于译者的作用、要求、主体性和主导性等的讨论就持续不断。但是从翻译史上来看,影响深入的原文中心论和读者反应中心论都间接蒙蔽了译者的主体性作用。译者所处的文化范式,审美标准,文化价值取向,以及译者受其影响形成的个人审美情趣、文学气质、认知能力等在翻译过程中以及阐释所起的作用都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的翻译学思潮和文化学的兴起,翻译开始有了文化转向,并逐渐将注意力集中到翻译过程中的不可小觑的主体之一——译者,而不只是将注意力集中于对原作和译作的比较上。本文旨以《傲慢与偏见》的两个中译本——王科一和孙致礼译本——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对比、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证实译者的主体作用,并尝试梳理影响译者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的种种因素,以及探讨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对译文产生的影响。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以及本文预期达到的研究意义及具体可行性结构。接着,第二部分回顾了译者身份的历史演变,以及翻译理论史上相关研究的发展过程和主要倡议者的观点。第三部分,从讨论主体以及主体性概念展开,明确本文中的翻译主体以及译者主体性的二元本质:创造性和局限性。其中,通过总结目前中国翻译理论学者的认识,对影响译者主体性的因素进行分类。第四部分首先大概了解了原作者意图,原文特色,译文时代背景,继而在第三部分得出的各类影响因素的关照下,从文学翻译最重要的语言、风格、人物塑造三个方面,考察译文异同的来源,即译者主体性发挥并产生影响的真实写照。最后本文在以上译本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得出本文研究的结论和局限性,得出译者主体性仍然是个开放研究课题,需要更多的理论和实践关注,进一步明确翻译过程中可以值得继承或者需要规避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