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译介学起源于比较文学中的媒介学,译介学中的“创造性叛逆”这个术语首先由法国文学社会学家罗伯特·埃斯卡皮于1958年提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谢天振教授一直致力于译介学的研究,随后在《译介学》一书中对“创造性叛逆”这个术语做出了进一步详细的阐释。他认为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表明了译者以自己的艺术创造才能去接近和再现原作的一种主观努力;而文学翻译中的叛逆性,就是反映了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为了达到某一主观愿望而造成的一种译作对原作的客观背离。译介学中的“创造性叛逆”在理论上肯定了译者在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价值以及他们在文学史上的历史地位。 本论文从“创造性叛逆”这一角度研究了许渊冲英译的《毛泽东诗词选》。毛泽东诗词深受广大读者喜爱,主题涵盖爱国主义、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以及友情和爱情等各方面,风格上大气磅礴、鼓舞人心。许渊冲被公认为是中国古典诗词翻译的专家,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他以“三美原则”的提出而闻名。“三美原则”即诗词的意美、音美和形美。由于许渊冲的毛泽东诗词翻译版本受到了广泛的高度赞扬,本文即以他翻译的《毛泽东诗词选》为例来分析“创造性叛逆”在汉诗英译中的体现和运用。 本论文是基于许渊冲译文的实例分析,运用了逐步分析法、以理论为基础分析法和归纳推理法。其目的是试图阐明“创造性叛逆”的内涵,分析译者在翻译中的主体性,探讨许渊冲如何将“创造性叛逆”与“三美原则”完美结合,研究许渊冲如何在翻译的忠实性和创造性之间寻求平衡。 因此,本论文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创造性叛逆”在诗词翻译中的应用有利于原作在目标语言文化环境中得到重生;第二,创造性叛逆在许渊冲英语诗词翻译中的应用是基于译者对原作和原语言文化习俗的深入研究之上的,而不是随意提出的。第三,许氏译文像许多其他译文一样在各方面体现了创造性叛逆,这表明创造性叛逆在翻译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因为译者的主观意识和潜意识都会对翻译结果产生影响。最后,译者在翻译中不是所谓的“叛徒”,他们在翻译中应该体现自己的主体性的。 本论文的意义在于,通过对“创造性叛逆”在许渊冲英译本中体现的研究,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文学翻译的特征——绝对忠实的翻译在多数情况下是不可能的,译者在翻译中应该体现自己的主体性。其次,本论文从“三美原则”角度分析“创造性叛逆”使用的原因和策略,有助于帮助读者进一步认识许渊冲的翻译成就,以及欣赏他在翻译过程中做出的努力和贡献。最后,本论文也希望在将译介学原理应用于实际翻译研究方面作一初步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