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低氧诱导因子(HIF-1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在SD大鼠脑梗死急性期不同时间点的动态变化;探讨两个因子之间的变化是否具有相关性;为脑梗死的治疗和相关的药物研制提供新的靶点。方法:将雌雄各半的36只SD大鼠(月龄2-3月,体重250-320g)随机分为三个组,手术组(简称甲组,16只)、假手术组(简称乙组,16只)、空白组(4只)。甲、乙两组又分为ABCD四个小组。每个小组有4只大鼠,雌雄鼠各两只。参照改良线栓法闭塞右侧大脑中动脉,制作大鼠局灶性脑梗死模型。具体如下:手术组用眼科剪正面剪开颈总动脉(分叉与结扎点间),为一小切口,栓线从切口插入后进入颈内动脉(CCA),插入约18-20mm时感觉明显阻力,结扎固定CCA。假手术组处理与手术组不同是假手术组插入栓线约10mm,也就是未闭塞大脑中动脉开口处。余操作同手术组。空白组不作处理。术后麻醉清醒后进行Longa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行为检查评估,评分在1-3分的大鼠才能纳入试验,而评分为0分、4分或取脑时发现脑出血的均淘汰,并在后续试验补足每组大鼠的数量。造模成功与否在取血后通过取手术组、假手术组的脑组织作TTC染色来判断:非梗死区背景均为均匀一致的红色,而梗死区脑组织则呈突出于背景的白色,形状欠规则,且梗死部位在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说明造模成功。如造模未成功,则需新的大鼠补足。取1/2h、2h、3h、6h、12h、24h、72h(3d)、168h(7d)共8个时间点采血,采用断尾采血法。取血后用ELISA法测定血液中HIF-1α与VEGF的浓度;通过方差分析统计HIF-1α与VEGF两个因子在手术组、假手术组、空白组不同时间点的变化特点;通过线性相关分析的统计方法分析HIF-1α与VEGF因子之间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HIF-1α因子的表达在1/2h出现上调,2h、3h、6h持续少量增高,12h达到高峰。随后表达有所下降,但在168h(7d)时表达又有所增高。2,VEGF因子的表达也在1/2h出现上调,2h、3h、6h、12h持续少量增高,并在24h达到高峰。随后表达有所下降,在168h(7d)时表达又有所增加。3,HIF-1α因子和VEGF因子的表达在12小时内表现明显的相关性。结论:1)改良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梗死模型是一种较为理想动物模型;2)TTC染色成功,图片示梗死区在大脑中动脉支配范围,提示造模成功;3)脑梗死造模后手术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大于假手术组;4)HIF-1α自1/2h开始变化,在脑梗死超早期就开始出现表达增加,12h达高峰,对脑梗死后一系列缺氧反应起到重要作用;5)VEGF自1/2h开始变化,24h达高峰,也参与了脑梗死后的应急表达;6)HIF-1α因子和VEGF因子在12h内的表达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