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离开人才的支撑,发展将失去动力。创新人才不是天生的,是高等教育的成果,尤其是研究生教育,更是集中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摇篮。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体制已不能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必须进行深刻的改革。目前,制约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因素很多,主要表现为:1、招生方法单一,且充满浓郁的计划体制色彩。不仅无法调动培养单位的积极性,而且严重制约着高素质人才的选拔。形成多年以来的“只注重分数,无法体现能力”的现象。2、培养模式单一,培养手段落后。无法使学生的个性化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结果造成培养质量不高,学生缺少活力与创新精神。3、对学位论文缺乏科学系统的评价、审查与淘汰机制。4、学科建设定位不够准确。自19世纪上半叶以来,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德国学徒式培养模式、美国专业式培养模式以及二战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协作式培养模式。这三种培养模式虽有先后且存在差异,但其发展的趋势趋同,都有着多样化的趋势、弹性化的趋势及多种模式融合与创新的趋势。针对国际主要教育发达国家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走向及我国在不断融入国际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探索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及改革思路。1、指导思想:明确培养目标、建立体制支撑、力求培养模式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确定学科建设的科学定位。2、改革思路:首先进行管理机构的改革,使研究生培养单位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其次是学科建设,确定学科建设的目标,使之具有特色,进而完善学科体系;然后是培养过程改革,树立研究生教育多样化、质量多元化的观念。深化教学改革,打破学科壁垒,构建课程体系,并要实行弹性学制。加强学生的科研能力,对论文严格管理。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最后是对招生制度的改革,研究生招生逐步由原来的严进宽出向宽进严出的方向转变,具体做法是弱化研究生入学考试,代之以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使导师组在招生中起决定性作用。总之,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就需要教育体制的改革,就需要教育创新。教育创新最主要的就是要冲破一切妨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教育观念,改变一切束缚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做法与规定,革除一切影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体制弊端,探索研究生教育观念、法制及体制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