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告是广告主体通过各种媒介向非个体传播其产品、服务或观念等信息的活动,这种活动通常是有偿的,传播的信息也通常具有劝说性。本文试图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内分析广告语篇,并突出概念合成理论在解释受众解读广告的心理过程中所体现的有效性。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已有大量研究广告语篇的文献著作问世。学者们从语义学、语用学、符号学、社会语言学和文体学角度,对广告语篇的词汇、句法、修辞、篇章结构和语轮转换、连贯衔接策略特点作了大量剖析。然而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对广告语篇的分析仅局限于言语行为和功能语法的理论范围之内。同时,学者们为了研究的方便通常孤立地研究广告文本而忽略了广告语篇的非言语特征。有鉴于此,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广告语篇的语言和非语言特征进行综合阐释。随着概念合成理论的不断发展和自我完善,这一理论已被广泛地认同为解释动态意义建构心理过程的有效工具。本文将概念合成理论应用到广告语篇的分析中,试图揭示受众解读广告的心理过程。同时,本文将广告看作是语境中的语篇,既探讨广告文本特色,也探讨语境中的广告语篇特色。文章总结了形容词和简单句在广告语篇中的使用特点及作用,并解释了受众解读这类语言现象的心理机制。同时,文章将广告语篇的背景图片作为语境的变量纳入研究的范围,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具体广告语料的分析,文章指出,受众在意义建构过程应用的是复杂度较低的简单网络、镜像网络和单边网络结构。这符合省力原则,也与广告语篇篇章短小、阅读时间短的特点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