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个国家综合行业发展的标志性产业,汽车工业涉及到:高端钢材制造、精密机械,涉及加工、高端电子产业等一系列行业,所需的产品从橡胶到硅片,涉及现代工业的大半部分。一个健康的汽车产业,不仅可以促进该国的相关产业、提高就业、拉动消费,更为关键的是,作为一个高科技产业的牵引因素,它持续地培养各行业的高端人才,形成“人才培养→科技进步→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从而对一国的工业发展和经济提升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全球汽车产业发达国家的现状都印证了上述理论,其中日本的情况最为典型。日本是全球高精机械产业最发达的国家,相应第一流人才的数量素质在全球也首屈一指,形成的滚雪球效应让日本占据了高端汽车市场的相当份额,甚至几乎垄断了全球超高要求作业车型的全部市场,为日本带来了巨额的外汇收入。反观我国的汽车工业发展历程,从1952年起步,历经几十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不凡的成绩。但是在整个结构体系和发展导向上仍然存在严重缺陷。在未来的10-20年之间,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深,进口车型与国产车型价格上的差距进一步缩小,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将面临更加严峻的竞争环境。在这样的前提下,需要我们找到从根本上制约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并且有针对性的去改变。经过改革的阵痛,才能脱胎换骨,形成有核心技术、有工业设计、有品牌效应、有市场份额的健康的汽车产业,才能进一步推动后危机时代我国产业结构全局升级的进程。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收集了中国汽车产业2001年到2010年相关数据,并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总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主要介绍了选题的现实背景、意义、国内外学者对提升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现状,指出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框架;第二部分包括第2、3、4章,是本文的主题部分,其中第二章介绍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理论,前人对提高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因素的分析,并且提出了贯穿全文的三层竞争力,解释了每层竞争力的含义及彼此之间的互动关系;第三章是在第二章的基础上,从这三层竞争力展开对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现状的分析,并由此得出中国汽车产业在这三个层次的竞争力强弱,指出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在现有问题的基础上展开了对提升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思考,一方面从日本,德国成功的经验中得到借鉴,另一方面从实际出发以三个层次为基础提出提高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途径。第三部分是本文的结论章,主要是对前文分析的概括和总结。通过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三层次的分析,本文为得出的结论为:一、从表层竞争力来看,中国汽车产销量不断扩大,已经成为汽车大国,但是在出口量上竞争力仍然很低;二、从中层竞争力来看,中国还不具备成为汽车强国的条件,核心优势缺乏;三从深层次竞争力来看,中国根本的制度,文化因素存在很大问题,这也是制约着中层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提升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需要重点培养深层次竞争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本文为中国汽车产业加强国际竞争力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在深层次竞争力层面上,建议政府应尊重市场的主导地位,在企业发展多元化,科技投入等方面制定正确的产业指导和政策;鼓励企业创新文化建设;二是中层竞争力层面上,从创新技术,知识产权体系建设等方面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基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的对提升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与思考是一项具有前瞻性和现实意义的研究,尽管在逻辑构思上试图做到精确,但实际分析和表述时,也难免出错。而且,本文的一些组成部分是前期相关研究成果的重新整合,成文之时深感系统性有所欠缺,在此深表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