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气泡微腔传感及回音壁模式调控技术

来源 :深圳大学 | 被引量 : 16次 | 上传用户:vicky19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纤传感器已经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以及生物测量等领域,其中干涉型光纤传感器更是研究的热点。目前,采用空气微腔干涉的光纤传感器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折射率、温度、应变、压力等物理量传感。本论文针对气泡微腔形成的光纤器件,展开了理论分析、微腔制备、传感应用以及模式调控等几方面研究工作。本论文主要创新点:(1)利用优化改进的电弧放电技术制备光纤端面气泡微腔,实现了亚微米厚度(320nm)的全石英薄膜制备,进一步将该气泡微腔形成了光纤FPI且应用到气压传感领域;同时,利用对FPI干涉光谱的包络实时监测,实现了石英薄膜的厚度评估。实验中,我们测试了光纤端面气泡微腔的气压响应:测试样品具有500 nm厚的石英薄膜,在波长1550 nm附近获得气压灵敏度为1036 pm/MPa且对应温度引起气压交叉干扰为960Pa/?C。该端面气泡微腔的特殊稳定结构使其更适合于高压恶劣环境中应用。(2)理论分析薄膜结构参数与其气压响应的关系,提出光纤端面气泡微腔的气压曾敏方案。优化电弧放电技术,实现了亚微米级石英薄膜的整形、转移及焊接的一整套热加工技术,且成功完成具有170 nm厚全石英薄膜的光纤端面微腔制备。这也是目前报道的最薄石英薄膜。实验结果表明,具有类似厚度薄膜情况下,其整形之后的光纤FPI对气压响应灵敏度提高到了12.2 nm/kPa,相对光纤端面气泡气压灵敏度提高了285倍。此外,该器件耐受温度测试高达1000oC,且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3)利用液体高温汽化原理实现了光纤圆形气泡微腔的制备且形成光纤FPI应变传感器。同时,采用优化的电弧放电技术完成了气泡微腔整形,从根本解决了该类器件干涉对比度低的缺陷。此外,我们实现了该类器件应变灵敏度的增敏技术,通过整形降低气泡微腔腔长成功将初始应变灵敏度2.9 pm/μ?提高到6.0 pm/μ?;测试还发现该器件温度响应为1.1 pm/?C,这也降低了温度与应变的交叉干扰。(4)理论分析气泡微腔结构参数与其应变响应的关系,提出光纤椭圆形气泡微腔的应变曾敏方案。提出并实现一种光纤矩形气泡微腔制备技术,该微腔结构独特且径向侧边壁厚仅仅为~1μm。基于矩形气泡微腔的光纤FPI具有高灵敏应变传感特性,实验测试腔长为61μm矩形气泡微腔的应变灵敏为43.0 pm/μ?,其相比其它类型微腔的应变响应提高了一个数量级。此外,器件温度响应仅为2.0 pm/?C且温度引起应变交叉干扰小于0.046μ?/?C。详细的理论分析与计算获得矩形气泡微腔应变增敏的具体原因,且理论数值和实验结果非常吻合。(5)提出一种新型基于光纤矩形气泡的WGM谐振器。实验中,利用微纳光纤耦合并激发光纤矩形微腔的WGM谐振模式,谐振腔直径为~78μm且形成谐振自由光谱范围(FSR)为6.9 nm。我们对实验数据利用洛伦兹函数拟合,测量获得该光纤矩形气泡作为WGM谐振腔的品质因数可高达Q~106;为了控制WGM谐振波长,进一步,搭建了WGM谐振模式的应变调控系统,通过施加不同的应变实时调控WGM谐振模式,实验获得了应变调控谐振波长量为-14.12 pm/μ?。结合应变施加过程的结构力学分析,给出了详细的应变调控机理。
其他文献
笔者近年来应用中药敷脐治疗各种癌性腹水,临床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为加强针灸学术交流,弘扬传统针灸医学,"第十八届针灸对机体功能的调节机制及针灸临床独特经验研讨会"将于2016年7月上旬在重庆市召开。欢迎全国从事针灸专业的科研、临床、教
激光自混合效应是指激光器既是光的发射器又是接收器,激光内腔受反射光影响改变激发射光功率、光谱和相位等特性的现象。自混合中激光器可被外腔光程和自身驱动条件(电流注入
笔者自拟槐石乳剂治疗因外伤、感染等多种原因所致的体表溃疡患者7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全部70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45例,女25例;年龄最小11岁,最大7
对某重型燃气轮机的燃烧室,通过UG软件对实物进行三维建模,运用Fluent软件对喷嘴结构以及在燃烧室内的燃油燃烧和污染物生成特性进行了三维计算及分析.采用了有限元速率和PDF
对沈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新牌号PVC糊树脂PSH-50与原有牌号PSH-10、PSH-30,vinnolit公司的P70,台塑集团的PRG进行了应用性能对比。发现PSH-50有较高的聚合度、较低
振动发电就是利用电磁感应、压电技术、智能材料等将外部的机械振动能量通过一定装置转换成电能,实现机械振动能量和电能的转换.在分析磁控形状记忆合金(Magnetic Shape Memor
针对单轴拉伸和压缩条件下的镁合金,计算了不同滑移系(基面滑移、柱面滑移、锥面滑移、锥面滑移)在整个取向空间中的Schmid因子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基面滑移、柱面滑移和锥面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