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肱骨近端骨折在现实生活中属于常见骨折,随着中国人口老龄人群所占比例不断增加,近端肱骨骨折是老年人群的常见现象。对于近端肱骨骨折的治疗方式多种多样,到现在为止尚没有统一治疗标准,并且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特别是NEER Ⅱ型骨折中存在很多不一样的看法。有人倾向于加压锁定钢板治疗,他们认为解剖复位加坚强内固定是较好的治疗方法,可以牺牲部分血运;有学者则强调微创更好,没必要完全强调解剖复位,功能复位即可,恢复患者基本功能就行。在广大卫生服务人员心中,加压锁定钢板,交锁髓内针系统在临床上作为常用内固定材料已经逐步成为较常见的现象。越来越多的医务人员尝试微创手术方法来解决临床问题,特别是在骨科骨折的治疗中。目的: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不断激增,老年临床医疗需求量也日益加大,对于骨折来说,近端肱骨骨折是老年人群的常见现象,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老年人群中肱骨近端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部分患者,探讨解析交锁髓内针系统与加压锁定钢板对于老年患者肱骨近端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治疗疗效的优缺点,找出更符合老年患者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方式,为日益增加的老龄人群提供医疗服务。资料与方法:本文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2014年3月至2016年7月对89例肱骨近端骨折的老年人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再从中找出符合标准的肱骨近端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患者38例。其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55—75周岁),平均63岁,农民20例,退休人员18例,全部属于新鲜骨折。其中将以交锁髓内针治疗的15例患者规定为A组,男性8人、女性7人,车祸伤5人,自己摔伤10人,1人合并同侧锁骨骨折,1人合并下肢骨折,农民10人,退休职工5人。将以加压锁定钢板治疗的患者规定为B组,其中男性12人、女性11人,车祸伤15人,自己摔伤8人,3人合并下肢骨折,务农人员16人,退休人员7人。观察两组手术当中及手术之后特定的指标,用Neer四分法进行骨折分类,对于肩关节功能的优良评判标准采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1]评定。统计方法:用SPSS17.00软件进行统计,分别进行t检验和X2检验,以p<0.05当作统计学存在差异性意义。结果:A组即交锁髓内针系统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术后引流量均小于B组即加压锁定钢板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10—16个月,平均14.6个月,A组即交锁髓内针组1例患者出现骨不连的并发症,但是肩关节评定结果优于B组即钢板组;B组即钢板组出现骨不连、骨折固定失效及肱骨头坏死各一例;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统计学无差异)。结论:老年人群中肱骨近端neer Ⅱ型骨折治疗方式的抉择受多种因素的支配干扰,交锁髓内针系统固定后对骨折处血运的影响相对较小,对患者整体肌体影响较小。经过适当的功能锻炼后,手术效果较好,可以达到医生和患者满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