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茶诗的文化价值探寻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chua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是上天给予中国最独特的礼物,不只提供茶饮及药用,甚至迸出灿烂辉煌的茶文化与茶文学。唐代是茶文化发展的第一座高峰,在唐代文人的推动下,茶成为了一门艺术、一种文化,更是一份独特的美学;中唐以后茶诗大增,特别是专意咏茶之诗歌始兴于唐,这些咏茶诗的出现为诗苑又新添了一个创作题材。本论文即以唐代茶诗作为研究对象,藉由深究作品之丰富内容,系统分析唐代饮茶生活的文化内蕴,尤其是文人茶饮的生活美学与茶道思想,以及唐代茶诗的艺术价值,并探讨其形成的文化背景。 论文共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介绍学界之相关研究现状,说明本文的研究意图及研究重点。同时简要回顾唐以前之茶诗,并对唐代茶诗丰富多样的创作题材与艺术表现作一概述,以明其确有可观之处。 第二部分,〈唐代茶诗形成之文化背景〉考察茶诗成熟大兴于唐代产生的文化背景性成因。就外缘因素而言,茶业之蓬勃、僧道之提倡、《茶经》之诞生等各项利于茶业发展的因素相互激励鼓荡,使得唐代茶风炽盛。诗人既是社会的一份子,其作品无可避免地要反映社会生活的面貌。就内缘因素而论,茶之醒脑清思、涤烦消忧、以新为贵、轻细小巧等特性,正符合中唐以后文人特殊的心理需求,并与中唐以后的诗风相印证。以上之种种便构成了唐代茶诗成熟大兴的主因。 第三部分,〈唐代茶诗之文化内涵呈现〉从文化的角度来研究唐代茶诗的内涵,检视其中所反映的生活美学,并阐明饮茶对唐代文人的深层意义。透过此章之探讨,发现唐代文人把解渴醒脑的饮茶活动提升为充满美感情趣的品茗艺术,尤其对中晚唐文人而言,茶代表一种闲适的生活方式,唐代茶诗可说是文人追求闲适人生的副产品,亦可从中窥知中唐以后文人生命情调和生活型态之转变。另一方面,本章还由思想层面来探讨唐代茶诗中所透显出的人文精神——茶道思想。以茶怡情、和谐平静、崇尚自然、悲天悯人、茶禅一味等茶道思想是茶与儒、禅、道关系的会通,这正反映出唐代调和融汇三家思想的社会思潮。 第四部分,〈唐代茶诗之艺术分析〉运用理论分析法,借镜中国古典文学批评,并参考专家学者对唐诗的相关评论,整体性地分析唐代茶诗地艺术表现。从整体上来看,唐代茶诗的艺术表现具有以下共性:雅化生活的诗歌情趣、不拘一格的诗体运用、直叙晓畅的诗歌语言、理性内省的诗歌精神及清幽闲适的诗歌意境。 不仅具体而微地反映着中晚唐的诗歌风貌,也下开了宋诗取材生活化、以文为诗、理性思辨的先河。 第五部分,〈结论〉综合各章论述对唐代茶诗的文化价值作一总体性评价。
其他文献
出团日期:A团:10月21日-11月03日14天5980元/人B团:10月23日-11月05日14天5980元/人创作线路:乌鲁木齐—罗布人村寨—轮台胡杨林—沙漠公路—民丰—和田—喀什民俗—卡拉库里
成人作家创作的非儿童文学中的儿童视角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人物视角,以儿童作为叙述视角本质上是对成人理性与成人经验的疏离,儿童视角小说因其独特的叙述主体呈现出独特的叙述
戈尔丁作为20世纪杰出的英国作家,其作品《蝇王》家喻户晓,多年来学者们对于戈尔丁作品尤其是《蝇王》的研究成果都非常多。本论文运用传统的历史与美学相结合的理论方法,结合文
经过长时间的教学交流与总结,不少政治教育工作者都会发现,很多学生觉得政治课比较枯燥,在课堂上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就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刘震云是一位从乡土走出来的作家,他的大部分小说都是以他的北方故乡为背景和情感触发点。他通过“故乡”来反思乡土社会在物质重压下人生活的痛楚、在精神奴役下人性的异化。
欧洲的巴罗克时期一般指17世纪,这时科学取得重大进展,新兴的资本主义势力得到发展,人的活动领域和精神空间有了长远的扩展,形成探索追求的矛盾对立的动态世界观。同时,反宗
约瑟夫·布罗茨基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同时也是拥有着犹太人身份的美籍俄侨作家,他的一生仅有57年之久,接受学校教育的时间也只有八年,但是在他离开学校走向社会之后就迅速
孝感市位于湖北省东北部,花园镇原属孝感市的一个镇,今已升为县,位于孝感市市区以北,花园镇话代表孝感市的乡音,亦即《湖北方言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孝感方言的代表点。
学位
今年53岁的穆先生打来电话说,他这个人平时就爱拉肚子,今年夏天,可能是烧烤吃得有点多,肚子一直就没怎么消停过。现在天凉了,他晚上也不怎么吃烧烤了,可是腹泻一直沒断,怎么也治不好,弄得他公文包、办公室抽屉里到处都是腹泻药。  专家建议,这类人应首先到医院检查一下消化系统,看是否是因某些慢性疾病所致的腹泻。如果确实没有器质性病变,可用食疗方来调养自己。准备糯米和芡实各50克,山药30克,放在一起煮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