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言。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经济创造了增长时间最长的记录。在这一经济成就的取得过程中,美联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纵观 90年代的美国货币政策操作,其最大的调整是把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从货币供应量转变为利率。这一转变不仅被认为是美国货币政策在 90 年代取得成功的最主要因素,而且也向人们展示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重要性。第二部分是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一般理论的概述。主要介绍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含义、作用以及选择标准,最后介绍了美国经济学家威廉.普尔建立的一个中介目标选择的简单框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含义是指借助于货币政策工具,通过检测与调节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紧密相关的一个或多个数量指标,来最终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这些指标即是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中介目标是货币政策的政策工具与最终目标之间的契合点和连接点。错误地选择中介目标,会严重阻碍货币政策效力的发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主要遵循可测性、可控性以及相关性这三个原则。威廉.普尔从 IS-LM 模型出发,建立了一个中介目标选择的简单框架。他从封闭经济条件出发,将一国经济所受的冲击分为来自货币层面的冲击和来自实物层面的冲击,通过分析对不同冲击条件下,中央银行盯住利率和货币供应量的不同结果,得出结论:当受到货币冲击时,选择盯住利率有利于保持经济稳定,实现内部均衡;而受到实物冲击时,选择控制货币供给量有利于保持经济稳定,实现内部均衡。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美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演变的过程。货币政策受战后各个时期美国经济运行状况和官方经济学理论依据等因素的影响而呈现不同特征。美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战后到 70 年代。受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影响,以充分就业为主要的政策 42<WP=47>目标,中介目标以利率为主。第二阶段从 70 年代末到 80 年代末。受货币主义理论的影响,针对 70 年代美国经济的滞胀困境,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转为币值稳定,中介目标改为货币供应量。联储改变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的做法,将精力集中于放慢货币增长速度,更严格地控制 M1 的增长,成功把通货膨胀降了下来。第三阶段从 90 年代到目前。货币政策目标以经济发展与币值稳定并重。同时放弃 70 年代以来货币主义政策操作中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做法,重新提高了利率指标在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体系中的调控地位,建立了以利率为中心、包括由货币供给量和汇率等多项金融变量组成的中介目标体系。 第四部分是对美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评价。在美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充当中介目标的是货币供给量和利率这两个变量。本章通过对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检验,总结了各个中介目标的适用条件。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其依据是建立在货币主义理论的基础之上的。货币主义者认为,名义产出是由货币供给与需求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的。弗里德曼认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受这几类因素的影响:一是财富总额或收入财富总额;二是财富构成;三是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四是其他因素。在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中,恒久性收入对货币需求有重要影响作用。由于恒久性收入的波动幅度比现期收入小得多,且货币流通速度(恒久性收入除以货币存量)也相对稳定,货币需求因而也是比较稳定的。名义货币收入或价格水平的波动是由货币的供给引起的,从而完成了对“相关性”的解释。而对于货币供给,其决定基本上取决于三个因素:高能货币、商业银行的存款与其准备金之比、商业银行的存款与非银行公众所持有的通货之比。高能货币决定于政府;商业银行的存款与其准备金之比决定于银行体系;商业银行的存款与非银行公众所持有的通货之比首先决定于公众,其次决定于银行。弗里德曼强调强力货币在货币供给量变 43<WP=48>动中的作用,从而货币供给由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所决定。这样完成了货币供给的“外生性”与“可控性"的简化的解释。美联储所实行的确定货币供应增长率的措施在治理 70 年代末日益失去控制的通货膨胀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破坏了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三性”要求,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环境对它的要求,所以最终被利率所取代。从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理论和实践分析来看,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其作用的发挥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货币供给的外生性;二是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其理论基础是“泰勒规则”。“泰勒规则”认为,真实利率是唯一能够与物价和经济增长保持长期稳定相关关系的变量,调整真实利率,应当成为货币当局的主要操作方式。90 年代的美国货币政策为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提供了最好的注解。但是,将实际利率用作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也存在的问题:第一,实际利率是“高“是“低”并不总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水平很难准确估计;第二,如何确定与充分就业以及实际 GDP 的长期趋势—致的利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