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扁蜉科(Heptageniidae)是蜉蝣目(Ephemeroptera)内的第三大科,全世界已报道37属600余种。但中国只有零星报道,且已有描记和图片非常简略,往往只知单一虫态,与国外研究水平相比存在一定差距。此外,我国具有很多独特、原始种类,它们对重建该科的系统发育关系极为重要,相信对它们开展深入研究,可为目前仍不清楚的扁蜉科内部系统发育关系提供新材料和新观点。同时,该科种类众多、生物量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扁蜉科(Heptageniidae)是蜉蝣目(Ephemeroptera)内的第三大科,全世界已报道37属600余种。但中国只有零星报道,且已有描记和图片非常简略,往往只知单一虫态,与国外研究水平相比存在一定差距。此外,我国具有很多独特、原始种类,它们对重建该科的系统发育关系极为重要,相信对它们开展深入研究,可为目前仍不清楚的扁蜉科内部系统发育关系提供新材料和新观点。同时,该科种类众多、生物量大、分布广泛、采集几率高,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分类与整合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可为应用大型水生昆虫监测水质提供基础。本研究利用在多地采集以及已有标本,对我国大陆地区扁蜉科(高翔蜉属Epeorus、赞蜉属Paegniodes和微动蜉属Cinygmula除外)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梳理与分类,共描记3亚科11属57种,使得我国扁蜉科较为确定的物种增加到14属84种,其中发现我国1新属3新记录属1新记录亚属22新种和4新记录种,还完成22种成稚虫的对应,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我国扁蜉科的分类研究水平。具体结果如下:扁蚴蜉亚科Ecdyonurinae共8属39种,其中包含1新属2新记录属14新种3新记录种,新属为律脉蜉属Regulatneuria gen.nov.。新记录属分别为亚洲蜉属Asionurus Braasch et Soldán,1986和类扁蚴蜉属Ecdyogymnurus Kluge,2004。确认1项异名:亚非蜉属Afronurus Lestage,1924(=似动蜉属Cinygmina Kimmins,1937)。本亚科稚虫下颚腹面具散生的细毛,成虫中胸腹板具一对平行的垫片。扁蜉亚科Heptageniinae共2属5种,包括1新记录属3新种1新记录种。其中扁蜉属Heptagenia 4种,毛蜉属Trichogenia 1种(新记录属)。本亚科稚虫下颚腹面具一列细毛、前足腿节端部无背侧突起,成虫前胸腹板具隆起的脊突、中胸腹板垫片前缘互相靠拢。溪颏蜉亚科Rhithrogeninae包含溪颏蜉属Rhithrogena 13种,发现该属的1新记录亚属——高假蜉亚属Epeiron(Demoulin,1964)和5新种。本亚科稚虫下颚腹面具一列细毛、前足腿节端部具背侧突起、大部分属下颚须膨大;成虫中胸腹板垫片前缘互相靠拢但前胸腹板无隆起的脊突。为探讨扁蜉科内各属种的系统发育关系,本研究还选取25种扁蜉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包括16种的新测序列和9条已有序列)作为内群,以中国古丝蜉Siphluriscus chinensis Ulmer,1920为外群,基于13个蛋白编码基因,利用最大似然法(ML)和贝叶斯法(BI)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亚非蜉属和高翔蜉属为单系群,背刺蜉属为非单系群,与已知的形态结果较为一致。本研究还结合形态特征和分子证据,对扁蜉科可能的演化趋势进行了讨论与分析,提出如下假说:1)赞蜉属可能为最早分化的类群,扁蜉科种类体型由大变小;2)溪颏蜉属可能是溪颏蜉亚科内的过渡类群;3)线粒体基因组中重复的t RNAMet基因可能是扁蜉科的一个共有衍征;4)扁蜉科可能的演化趋势是从赞蜉属到溪颏蜉属,之后朝2个方向进行演化:第一个方向为溪颏蜉亚科,其内部演化可能从赞蜉属到溪颏蜉属再到微动蜉属、高翔蜉属等高度特化的属;另一个方向为赞蜉属到溪颏蜉属再到扁蜉亚科、扁蚴蜉亚科。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及民用建筑的耗能有了较大的增长。工业厂房生产过程中往往会散发大量热负荷,其热强度可达50~300W/m3(有些工业场合下或更高)。厂房内热源形式复杂多样(如点、面、体热源等),位置、高度也多有不同,这些因素使热压自然通风的精确设计变得十分复杂。在高余热建筑空间内,室内温度分布随通风量的改变而改变,室温与通风量两者需在耦合条件下求解,热源因组合条件不同而改变的几何物理
中国地域广阔,受季风影响夏季气温偏高,建筑防热一直是建筑热工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夏季室内外温差小,太阳辐射作用在室外热作用中的占比高。既有的围护结构隔热研究多关注于透光围护结构的遮阳技术措施。然而在交替变化的室内外空气温度和间歇性的太阳辐射作用下,通过具有一定蓄热能力的非透光围护结构的传热对室内造成的影响比较复杂,非透光围护结构隔热效果不佳是影响夏季建筑室内热环境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温度和辐射的
榆林国家能源化工基地位于毛乌素沙漠边缘,生态环境脆弱,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功能,污染来源复杂,污染形式特殊,土地利用结构多样化,呈现出多极化、交叉污染和复合污染的特征。多环芳烃(PAHs)、重金属和有机氯农药(OCPs)在环境中具有持久性残留、生物蓄积和致癌性等特性,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具有严重危害。地表水体和土壤是PAHs和重金属等污染物的重要环境受体,承担着来自不同污染源的负荷。准确了解能源化
青岛作为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近现代城市景观著称,近现代园林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岛近现代园林的建设发展与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特殊的历史进程密切相关,具有特色鲜明的个性特征。它立足于山海地域环境特色,在多元文化碰撞与交融的影响下,通过吸收与融合,形成了青岛近现代园林发展特定的时代特色,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论文以青岛近现代园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的文献分析研究,结合
随着高铁、城市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隧道工程所占的比重和地位日益突出。中国已经是隧道工程的超级大国,未来还会修建更多的隧道工程。在隧道灾害中,隧道火灾虽然是小概率事件,但因其灾害严重,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隧道火灾不仅会威胁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火灾高温还会造成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的劣化,从而造成衬砌不同程度的破坏。隧道衬砌的损伤评估及安全评价,是保证火灾后隧道安全运营的基本条件。基于此
众所周知,数学中的矩阵代数、保角变换、小波变换、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等在土木工程及工程力学中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应用。事实上,就数学本质而言,保角变换、小波变换、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等都属于数学中的半群范畴,而矩阵代数实则是矩阵半群。因而从数学理论出发,研究半群理论及其在土木工程及工程力学领域中的应用,是有意义的。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几类广义正则半群的代数理论及它们的代数结构。(1)定义并研究
我国古代社会遗存至今的建筑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作为不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类型多数暴露于室外环境中,这使得这类遗产不可避免地面临自然环境突变带来的灾害破坏风险,尤其是近些年发生的“汶川5·12大地震”、“玉树地震”、“海地大地震”、“印度洋海啸”、“尼泊尔大地震”、“日本熊本大地震”等骤发性自然灾害对各国建筑遗产造成了难以估计的损害,引起国际遗产保护领域的高度重视。过去很长一段
幼儿园职初教师与家长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有助于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家园共育工作的质量优质优化提升。职初教师与家长的无效沟通会使其关系逐渐疏远,有效沟通则有利于家长和职初教师形成教育幼儿的亲密纽带。提升职初教师与家长有效沟通的能力,需考虑有效沟通的构成要素及影响他们与家长沟通的障碍因素,建议通过完善职初教师的知识储备,构建平等的话语情境、提升职初教师的专业自觉水平,形成沟通主体间的视角互易、健
含碳耐火材料因具有较高抗熔渣侵蚀性和热震稳定性而被广泛应用于转炉、钢包、电炉、AOD炉及连铸等炼钢装备。但含碳耐火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向钢液增碳、散热量大导致炉壳变形、消耗较多鳞片石墨资源等问题,因此高性能低碳耐火材料的研发对钢铁冶金企业提质增效、绿色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高性能防氧化剂的制备与应用是低碳耐火材料领域的重要研究热点之一。本论文利用燃烧合成法低成本制备含AlB2复合粉,并研究其对低碳耐火
钢结构仿古建筑是中国古建筑和现代钢结构相结合形成的一种新型结构体系,它不仅保持了中国古建筑的古典之美,还具有钢结构质量轻、抗震性能好、布局灵活等优点。国内外学者已经对钢结构的基本受力行为及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本文在此基础上对仿古建筑钢结构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及减震进行系统研究。设计了8个模型比例为1:2的仿古建筑钢结构双梁-柱节点。针对现有梁端约束装置的不足,设计了一种独特的古建筑双梁-柱节点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