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中医类学科的发展,需要在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基础上,借鉴新事物、新思想的启迪。借助数据挖掘技术,对名老中医治疗擅长病种的常用治疗方法进行研究和总结,是学习、继承的捷径。目的:选取于吕仁和教授特需门诊治疗的25例慢性肾脏病患者、共100诊次的医案进行“群案”的数据挖掘研究,探索其中隐藏的深层知识,深入理解和学习吕教授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方法:利用现代计算机科学技术,借助“医案数据处理系统”、“中医医案数据库系统”等数据挖掘技术,对吕仁和教授临床门诊医案资料进行存储、处理、分析研究。结果:将此100诊次医案数据进行分析,占前十位的病机因素:血瘀痰凝、气血不足、痰瘀滞络、气血两虚、气滞血瘀。肝气不和、肾气阴两虚、肾阳虚损、脾肾两虚、肝肾失调;占前84%的病因因素:禀赋不足,久病正虚;占前73%的发病因素为:反复发作、逐渐加重;占前十位的证候因素:血瘀痰凝证、血瘀气滞证、肝气不和证、肾气阴两虚证、气虚水停证、肾阳虚证、肝肾两虚证、血瘀化热证、气虚血脱证、气虚证;占前七位的症状因素:倦怠乏力、腰酸痛、夜尿多、尿浊、便溏、不易入睡、下肢肿;占前六位的病位因素:肾、膀胱、肝、脾、胃、心;占前二十位的常用药物:丹参、猪苓、牡丹皮、赤芍、黄芪、当归、川牛膝、泽兰、茯苓、川芎、生甘草、太子参、狗脊、白花蛇舌草、栀子;生黄芪、当归或狗脊、川牛膝常作为药对使用,水红花子与丹皮、泽兰不作为一组药对使用。结论:吕仁和教授认为,慢性肾脏病的主要病变矛盾是肾气的虚损与邪气的壅滞。治疗慢性肾脏病的原则是“通补兼施,以通助补”,在整个病程的诊疗过程中,贯彻通法的使用。具体治疗方法上,宜注重气血同治,例如通过活血、利水、排浊等祛邪方法,调畅阴阳、通畅全身阳气;注重“以后天补先天”,采用脾肾俱补的方法,补气固本;补肾注重调补督脉,强壮腰膝;用药注重轻柔不滋腻,通养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