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9年,美国颁布《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允许金融机构跨界经营银行、证券、保险等业务,标志着美国以及全球迎来了实行混业经营体制的崭新时代。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丰富金融产品、扩大经营范围,纷纷开始了自主探索金融业综合经营的道路。2002年,国务院批准平安集团、中信集团、光大集团作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首批试点。同时,些商业银行也开始通过投资、收购、自建等途径设立各种金融子公司,逐渐走向综合经营的道路。在我国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背景下,允许我国金融机构以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形式,扩张集团金融业务经营范围,各子公司均独立开展不同的金融业务,包括证券、保险、信托、租赁等。随着金融控股公司在我国遍地开花,各种经营模式也就应运而生,目前按照我国比较主流的分类方法,可以将金融控股公司的经营模式分为两种:一种是以中信、平安为代表的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另一种是以大型银行为代表的经营型金融控股公司。而两者的区别在于,在纯粹型经营模式中,控股母公司的职责较为单一,主要负责旗下各类金融子公司的管理和投资的工作,并不参与直接的业务经营,而由下设的子公司进行各类型金融业务的分业经营。而在经营型控股公司中,以银行控股为典型,银行作为母公司,下设不同金融子公司,银行母公司身兼双重职责,既负责对下设子公司的投资、管理工作,其本身又从事普通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那么两者具体有哪些区别,我国又更适合发展哪种模式呢。综合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我发现大多数学者研究领域集中在探讨金融控股公司带来的协同效应以及风险应对方案,对不同经营模式的区别探讨较少。因此本论文选取了较为新颖的角度,旨在研究金融控股公司不同的经营模式,分析二者在众多方面表现的不同之处,特别是从效率和风险的视角评判到底哪一种经营模式更适合我国金融机构,最终结合其表现以及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控股公司经营模式,并针对其风险表现向企业自身和监管环境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在探究两种经营模式区别的过程中,为了使对比更加直观、深刻,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和对比研究法相结合的方式,重点研究以平安集团为例的纯粹型模式和以交通银行为例的经营型模式在效率与风险方面各自的具体表现情况并对其进行评价,总结出在每一方面二者表现的孰优孰劣。根据论文的研究思路,本文主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我国现行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到底有哪些?各自有哪些代表?运营情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第二,纯粹型和经营型模式各自在效率和风险方面有什么表现?二者的区别在哪里?哪种经营模式的表现更加优异?第三,我国更适合哪种经营模式?为什么?对未来发展有何实质性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可能在于:第一,从二者经营模式的区别入手,以案例分析和对比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直观体现二者的不同之处,并从效率和风险的视角以具体的案例表现两种模式分别体现出的优势劣势,这在角度的选取上具有一定新颖性。第二,以交通银行作为经营型控股公司的代表进行案例分析,以此案例为研究对象,在案例选取方面具有一定新颖性。本文的研究思路为: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分析本篇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阐述研究思路、论文框架,以及可能存在的创新和不足。第二章为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为了切合本文效率和风险的视角,在理论方面着重分析与金融控股公司效率相关的协同效应理论和资产专用性理论,也详细分析了风险方面的相关理论,如利益冲突、道德风险和风险传递理论。在文献综述方面,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我发现国内学术界关于金融控股公司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与单一经营的金融机构相比存在的协同效应和一些风险控制的对策,以及外部立法与监管的建议方面。还有一些文献论述了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选择,但论证理由主要集中在与单一经营模式相比的优势上,而少有文献通过对比不同经营模式在不同方面的表现情况得出模式选择的结果,其论证逻辑具有一定跳跃性。国外文献主要从微观的角度解读金融控股公司的经营业绩和效率,并在风险管理方面有相关描述。这些角度虽然对研究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有很大帮助,但是目前针对我国纯粹型和经营型这两种模式对比研究的文献较少,即便有部分文献有一些分析,但大多一笔带过。通过总结已有文献,寻找值得深度研究的角度,从而将本篇论文的切入点定为效率和风险视角下的金融控股公司经营模式的对比研究。第三章为我国目前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现状的阐述,主要从路径选择现状和运营现状两方面进行分析。阐述目前我国金融控股公司选择的两个发展路径,分别为纯粹型和经营型,每种模式在我国的典型案例代表。组建金融控股公司近年来在我国掀起热潮,一些公司在经营效益方面也取得不少的成就,享受到了综合化经营带来的协同效益。但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金融控股公司仍然存在资本金重复计算、子公司交叉持股和实体产业介入等问题。第四章为案例介绍和简要的案例分析。提出以平安集团为代表的纯粹型模式和以交通银行为代表的经营型模式,分别从企业发展历程和控股模式架构这两方面对公司进行简单的分析。第五章为本论文的核心章节,主要从效率和风险两个视角论述两种经营模式的不同表现。在效率方面,主要从经营绩效、协同效应、管理效率和业务创新的角度分别对平安集团和交通银行的表现情况进行分析,并根据各自的表现做出简要评价。在风险方面,主要从利益冲突、关联交易、风险传递和监管风险的角度论述两种经营模式的不同表现。最终通过对比研究,笔者认为,纯粹型模式在经营绩效、协同效应、管理效率、业务创新、风险传递和监管风险这几个方面的表现都优于经营型模式;而经营型模式在利益冲突方面表现优于纯粹型,具体来说,纯粹型在集团内部的利益冲突大于经营型。第六章为总结与建议。通过第五章的分析,我认为纯粹型模式在大多数方面的表现都优于经营型模式,且结合分析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如由于我国尚处于分业监管阶段且监管能力较弱,金融控股公司内部易发生的关联交易不易被监管机构察觉,即监管水平不到位等),最终选择自制力和自律性较高的纯粹型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集团母公司只负责对各子公司的管理和投融资工作,而自身并不从事具体的业务经营,这种专注性和专业性使集团拥有更强的管理能力和投融资能力,以及更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综上所述,纯粹型模式是最适合我国发展的金融控股公司经营模式。最后,针对目前金融控股公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内外两个方面提出了企业自身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和外部环境亟待改进的政策建议。但是由于本人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欠缺,文中一定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本人将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继续努力阅读相关的文献,积累更多的实际经验,将本文中的不足进行完善,如搜集公司经营数据,建立回归模型,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企业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等,谢谢评审专家和答辩专家的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