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辽金时期北方地区黑釉瓷器的基本面貌一直处于混乱不清的局面。为初步解决这一课题,本文全面收集此时期北方各省份出土的黑釉材料,以瓷器的类型学研究为基础,并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区域划分和历史分期的系统研究,全文共分为五部分:一、考古发现与研究述评界定本文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回顾了宋辽金时期北方地区黑釉瓷器的发现和研究历程,将其分为20世纪初——20世纪70年代和20世纪80年代——至今两个阶段。前一阶段研究侧重于概貌性简介,而后一阶段侧重于特定品种或区域特征的研究。二、北方各区域类型分析根据出土黑瓷装饰品种和器物类型的差异,可将北方地区划分为五大区域。自北向南分别是东北及内蒙东部地区、山西地区(涵盖内蒙中西部地区)、河北中北部地区(涵盖京津地区)、中原地区(包括河北南部、河南、山东、安徽北部地区)、陕西地区。五大区域黑瓷的生产和流布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性和时代性特征。三、北方黑瓷历史分期及流布通过对各区域时代性特征的归纳总结,可以对北方黑瓷的发展进行历史分期:宋辽前期(10世纪中叶至11世纪中叶),以晚唐五代窑业为基础,北方黑瓷开始初步发展,产量和器类较少,流行技术简单的复合釉和黑画花装饰;北宋后期至金初(11世纪中叶至12世纪中叶),在斗茶风气、社会奢靡风气及文人审美情趣的影响下,黑瓷产品从数量和种类上大幅增加,造型丰富多样,精致的定窑黑瓷和仿建类产品盛极一时。金代中后期(12世纪中叶至13世纪前半叶)以质朴实用的日用黑瓷产品为主,具有强烈民俗装饰意味的“磁州窑类型”黑瓷品种流行。四、相关问题研究本章讨论三个问题:第一,关注南方黑瓷在北方地区的出土情况,发现与文献记载的宋金斗茶习俗和两国交聘、贸易记录相吻合;第二,对北方黑瓷的重要装饰品种的流行年代、窑场分布、工艺特征、器物类型等问题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第三,对比南北方窑场所产的相同装饰品种,来探讨黑瓷生产技术的交流和影响。五、结语对文章主要研究成果进行概括总结,提出存在的问题和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