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药剂对微细粒锡石的浮选分离及作用机理研究

来源 :广西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9755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锡矿浮选分离时其尾矿矿泥中还含有较多的微细粒锡石,采用传统化学药剂泡沫浮选分离不仅回收效果差,药剂用量多,且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微生物浮选是适用于处理低品位、微细颗粒矿石回收的一种新兴技术。本文通过筛选获得有效微生物药剂,并研究它们对微细粒锡及矿泥中主要伴生矿物石英砂和方解石的吸附作用,获得微生物与三类矿物的表面吸附作用机理,再通过浮选实验对比两种生物药剂和常用锡矿化学捕收剂对锡矿的捕收率,并获得生物药剂对微细粒锡石浮选分离的最佳参数条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测定四种微生物对锡石、石英砂和方解石的吸附率大小,筛选出深红褐色酵母菌和浑浊红球菌可以很好地吸附锡石,对方解石的吸附率次之,而对石英砂吸附率最低。深红褐色酵母菌和浑浊红球菌对锡石的最大吸附率分别为83.97%和90.57%,对方解石的吸附率分别为70.18%和88.3%,对石英砂的吸附率都小于10%。采用红药、TGS和Fx-Ⅶ三种常用化学捕收剂浮选纯矿物,实验结果表明:p H是影响锡石可浮性的关键因素,改变浮选中的p H可以调节矿物的回收率。红药、TGS、Fx-Ⅶ对锡石浮选的最适p H分别为7、4和2。红药的用量最少而回收率最高,当其浓度为0.05g/L时,锡石的回收率达61.10%。通过表面电位测试可知当p H=6-7时,与红药作用后的锡石表面电位变化最大,和浮选实验在此p H范围时回收率最大相吻合。这为评价微生物药剂浮选效果提供参照作用。(2)在以深红褐色酵母菌和浑浊红球菌为药剂浮选时,得知作用时间和温度都不是影响吸附率的主要因素,p H对吸附锡石的吸附率和回收率影响最大。深红褐色酵母菌和浑浊红球菌对锡石最适浮选p H条件分别为p H=5和p H=4。当用深红褐色酵母菌或浑浊红球菌作为捕收剂浮选锡石、方解石和石英纯矿物时,它们都能明显的提高锡石和方解石的回收率,而石英砂基本不浮。当p H=4.5,深红褐色酵母菌液浓度为2.0g/L时,锡石、方解石和石英的回收率分别达到70%、50%和15%;当p H=4,浑浊红球菌浓度为1.24g/L时,锡石、方解石和石英的回收率分别达到62%、35%和15%。水玻璃能有效抑制方解石,且对深红褐色酵母菌和浑浊红球菌活性影响不大。深红褐色酵母菌和浑浊红球菌的悬浮液都有一定表面活性,在浮选中能有效的减少起泡剂的用量。(3)与深红褐色酵母菌相比,浑浊红球菌具备培养周期短、菌液浓度高、浮选用量少等优势。实际锡矿的开路浮选实验结果表明,浑浊红球菌能提高锡矿的品位,有利于锡石的回收。通过表面电位测定,锡石在与两种微生物作用后表面电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与化学浮选的作用相似,且变化最明显条件下的吸附率和浮选回收率最高时的条件相符。红外光谱测定结果表明,深红褐色酵母菌和浑浊红球菌表面的多个化学基团与锡矿石表面相互作用,有效提高锡石的浮选率和吸附率。(4)锡石颗粒和微生物细胞的表面变化能解释它们之间的吸附现象,与锡石吸附后表面自由能为负说明吸附的自发进行,EDLVO理论考虑颗粒之间静电力的作用,更好的解释了它们在不同p H下吸附率的差异性,得出规律为后续锡石浮选的特异性菌种筛选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学位
写作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地位,但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现状令人堪忧。从古诗文中寻找写作教学的出路,挖掘写作教学资源,是在读写理论基础上所进行的有效探索,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大有裨益。古诗文中蕴含着丰富的写作教学资源,主要体现为广泛的题材内容、多样的写作技巧、凝练的语言表达、独特的审美要素、巧妙的行文结构等,通过在古诗文阅读教学及写作教学中充分挖掘和运用古诗文的写作资源,可以提高学生的传
高速道岔在复杂交变荷载的循环作用下极易产生疲劳伤损,如处理不当,将严重影响道岔的安全服役性能。本文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系统研究了实际运营中复杂随机参数作用下道岔直尖轨的疲劳载荷特性变化规律,并确定道岔疲劳敏感区进行寿命预测。本文的具体工作及结论如下:(1)系统梳理国内外关于车辆-道岔动力学及疲劳损伤分析的相关研究方法及理论,明确复杂随机作用下道岔直尖轨载荷特性分析及疲劳强度寿命预测的研究意义
目的:面对日益恶化的环境和越来越大的生活压力,癌症的发病率在逐年攀升,寻找疗效确切的抗肿瘤药物刻不容缓。研究表明,蛋白甲基转移酶异常表达会导致组蛋白甲基化模式失衡并广泛促进人类癌症的发生发展。其中以组蛋白甲基转移酶(HMTs),特别是G9a(常染色质组蛋白赖氨酸N-甲基转移酶,EHMT2)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研究为当前的研究热点。然而,目前G9a抑制剂的研究仍处于基础研究阶段,尚未有G9a抑制剂进入
学位
氟硼吡咯(BODIPY)是一类非常重要的荧光染料,其本身具有极优良的性能,如结构易于修饰、荧光量子产率高、具有较好的光热稳定性以及摩尔吸光系数高等。近年来,通过在BODIPY核心位置引入不同取代基,合成具有不同激发和发射波长的荧光探针,用于分子识别、生物成像、靶向药物设计以及光动力治疗等领域,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与传统小分子荧光探针相比,通过分子自组装构筑具有特定物理化学性质的荧光探针,在
人体内谷胱甘肽、超氧化物等活性小分子物质对于细胞及组织的的多种生命活动具有密切关系,是参与机体免疫、物质及能量的运输、信号的传导以及维持内稳态等活动的重要物质。同时,这些物质的含量与多种疾病的病理学研究相关,包括癌症、炎症以及各种骨骼和神经方面疾病等,都伴随这以上物质的异常分泌。因此,利用1,8-萘酰亚胺的双光子激发、高荧光强度等传统荧光物质难以具备的优势,针对这些物质设计高灵敏性荧光探针具有重要
人脸表情做为一种常规且重要的情感交流表达方式,对其进行识别的智能技术也是人机交互的重要基本组成部分,在医疗、驾驶、教育等领域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对于人脸表情的识别研究一直都是学术界的热门课题且意义重大。在众多的的学习模型中,基于深度学习的模型是运用最为广泛的主流学习模型,其中又以卷积神经网络最为突出,在表情识别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它能够自动取提取图像的表情特征,再加上神经网络本身不错的分类效果
四川西部地区地质构造复杂,相关地下工程中常遇宏观、细观裂隙发育岩石,裂隙结构面控制工程结构安全性与稳定性,对裂性岩石性质研究重要性不言而喻,裂隙性岩石内部由于其非均质性与非连续性,使用传统应力屈服准则与破坏判据,难以分析复杂的强度变化与整体破坏行为,能量法能够将岩石破坏过程中损伤过程通过耗散能形式展现出来,能量法主要研究与应用在于建立岩爆判据,但是将能量法用于裂隙性岩石破裂过程研究较少。为此本文主
放线菌由于其代谢产物的多样性,尤其是抗生素类代谢产物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而备受关注,本文旨从不同生境中筛选分离放线菌,并对筛选获得的放线菌的代谢产物进行初步抗菌活性和细胞毒性研究。本文对不同生态环境(土壤、海洋)采用相应的筛选方法和分离培养基,并以50 ug/ml重铬酸钾等作为细菌、真菌抑制剂,共分离得到34株放线菌。实验中采用琼脂块扩散对峙法对得到放线菌进行初步筛选,最终选出3株具有一定抗菌活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