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二分浓核病毒结构蛋白与潜在受体蛋白的互作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verneverl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蚕二分浓核病毒(Bombyx mori bidensovirus, BmBDV)是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于2012年新设立的二分DNA病毒科中唯一的代表种。BmBDV 特异性侵染家蚕中肠柱状上皮细胞,病蚕体呈现软化、中肠柱状细胞浓核症、中肠中后部变黄等症状。病毒基因组包含两条线性ssDNA分子(VD1和VD2),分别独立包装于病毒衣壳中。VD1编码的主要结构蛋白VP以及VD2编码的次要结构蛋白P133在BmBDV侵染家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前期研究表明,对BmBDV敏感的家蚕品系中肠细胞中表达一个含有12个跨膜结构域的氨基酸转运蛋白NSD-2。而在对BmBDV具抗性的家蚕品系的中肠细胞中所表达的NSD-2蛋白则缺失一段跨膜区域,由此推测NSD-2蛋白可能为BmBDV感染宿主细胞的潜在受体。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包括:①构建稳定表达完整NSD-2蛋白的家蚕卵巢细胞系BmN(+nsd-2);②体外表达BmBDV结构蛋白VP以及P133,在BmN(+nsd-2)细胞系中研究病毒结构蛋白VP与NSD-2蛋白的相互作用;③研究BmN(+nsd-2)细胞系作为BmBDV体外感染敏感细胞系的潜力。  本论文研究内容可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构建稳定表达完整NSD-2蛋白的家蚕卵巢细胞系BmN(+nsd-2)。首先构建了表达BmBDV敏感性基因+nsd-2的质粒pIZ-+nsd-2并转染家蚕卵巢细胞BmN。利用pIZ-V5/His载体自带的Zeocin抗性筛选标记,对转染后的BmN细胞进行筛选。筛选传代30次后,获得稳定的家蚕细胞系BmN(+nsd-2)。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技术检测NSD-2蛋白的表达和+nsd-2基因的转录,结果显示在BmN(+nsd-2)细胞中能够检测到NSD-2蛋白的表达以及+nsd-2基因的转录;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NSD-2蛋白在BmN(+nsd-2)细胞中的定位,结果显示NSD-2蛋白主要定位在BmN(+nsd-2)细胞的细胞膜上。  第二部分:体外表达BmBDV结构蛋白VP以及P133,在BmN(+nsd-2)细胞系中研究病毒结构蛋白与 NSD-2 蛋白的相互作用。利用昆虫表达载体pIB/pIZ-V5/His构建表达病毒主要结构蛋白VP以及次要结构蛋白P133的表达质粒,分别转染BmN(+nsd-2)细胞。制备了主要结构蛋白VP单克隆抗体,并依据VP蛋白的β桶结构构建了表达不同长度vp基因的质粒。运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VP和P133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在BmN(+nsd-2)细胞中均能检测到VP蛋白、P133蛋白以及NSD-2蛋白的表达。为了研究NSD-2蛋白与BmBDV主要结构蛋白VP间的相互作用,使用VP单克隆抗体能够检测到VP与NSD-2-V5融合蛋白共沉淀;其次使用V5标签多克隆抗体,可以检测到NSD-2-V5融合蛋白与VP蛋白的共沉淀;结果表明VP与NSD-2蛋白在BmN(+nsd-2)细胞中具有相互作用。利用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到VP与NSD-2蛋白在BmN(+ nsd-2)细胞中有共定位。这些研究结果显示NSD-2蛋白与BmBDV主要结构蛋白VP蛋白间存在相互作用。  第三部分:研究BmN(+nsd-2)细胞系作为BmBDV体外感染敏感细胞系的潜力。以纯化的BmBDV病毒悬液(浓度:中肠肠干20 mg/mL)侵染BmN(+nsd-2)细胞。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BmBDV基因的转录以及病毒主要结构蛋白VP的表达,分析BmBDV对BmN(+nsd-2)细胞的侵染性。然而,在侵染的BmN(+nsd-2)细胞中免疫荧光实验并没有检测到病毒的入侵以及VP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也没有检测到vp基因以及ns1基因的转录;暗示着BmBDV可能不入侵BmN(+ nsd-2)细胞或者不能在细胞内复制。  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构建了稳定表达BmBDV敏感性基因+ nsd-2的家蚕细胞系BmN(+ nsd-2),潜在受体蛋白NSD-2与病毒主要结构蛋白VP间存在相互作用且在BmN(+ nsd-2)细胞中共定位;BmBDV可能不侵染BmN(+ nsd-2)细胞系,表明NSD-2蛋白是主要但并不是病毒的唯一受体。
其他文献
前言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是指逐次窦性心搏间期之间的微小时间差异,HRV的分析方法主要有时域分析法和频域分析法。时域分析法常用的指标有SDNN和rMSSD等
LIR1的同源基因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中,LIR1最初的命名是因为光能诱导该基因的转录活性,但是它的生理学功能和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我们实验室前期研究结果表明,在水稻体内OsLIR1是
白杨素即5,7—二氢黄酮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黄酮,许多植物例如西番莲都富含这种黄酮。尽管研究人员对白杨素进行了广泛和细致的行为学和药理学研究,但是对于其痛觉作用的研究还是少见报道。因此通过小鼠甩尾和热板实验,我们对白杨素的痛觉活性进行研究。在小鼠热甩尾实验中,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白杨素(10,25,50,75,100 mg/kg)时间和剂量依赖的引起小鼠热甩尾潜伏期的明显降低,表现出痛觉敏感作用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选育高产环孢菌素的镰刀菌菌株,提高这种产生重要免疫抑制剂工业菌株的经济效益;研究低产和高产菌株遗传特性的差异,了解镰刀菌环孢菌素生物合成机制。 本文
学位
侧根发生发育是植物根系构型建成的关键,对于增强植物水分与养分的吸收,固着支持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从EMS诱变突变体库中筛选得到水稻高温敏感无侧根突变体(hts2),对该
目的:筛查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CYP1B1基因的突变,为今后能从基因水平诊断和治疗该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序贯收集2007年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眼科住院及门诊复诊的确诊原发性
DNase B是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GAS)的一种分泌蛋白,序列高度保守,几乎存在于所有GAS中,Anti-DNase B检测可作为GAS感染引起的疾病的最佳诊断检测方法。然而DNase B的纯化工艺复
内吗啡肽1(Tyr-Pro-Trp-Phe-NH_2,EM-1)和内吗啡2(Tyr-Pro-Phe-Phe,EM-2)是近年来发现的人体内生的,高选择性,高激动的μ-阿片受体的激动剂。它们具有最小阿片肽结构单元,并且具有强效的镇痛作用,但又有酶解稳定性不好,不易穿过血脑屏障的缺点,因此人们多以EMs为模板来设计新的类似物。但其结构柔性以及并未明确的构效关系,也大大阻碍了以其结构为模板的痛觉调节药物
运用高密度寡核苷酸芯片研究了大鼠胰腺不同发育阶段(胚胎(E)12.5,E15.5,E1 8.5,新生和成年)的基因表达谱,经过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发现,许多已经报道过的参与胰岛细胞发育和分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