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后半阶段,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传统“高投入、高能耗、低产出”的经济增长模式遭遇严重的资源、能源和环境瓶颈,国家因此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政策,并确立了建立“两型”社会的目标。同时,工业化的积累已经使我国基本上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全国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的实践浪潮开始兴起。在这种背景下,农业循环经济这一新生事物以农户和龙头企业、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为纽带,以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的“3R’原则为标志,以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和农业产业组织结构的创新和完善为内容,无可替代地成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方向之一。本文从农户参与的视角着手,通过探讨农户参与农业循环经济的不同形式以及影响因素,以期能够深入挖掘农户参与农业循环经济的动力因素和制约因素,从而为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大规模推广和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政策建议。本文详细介绍了样本区域河北省滦县“宝福”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基本情况以及其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情况,并对其发展经验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认为,滦县“宝福”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发展经验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点:一是“龙头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龙头企业采用纵向一体化的方式直接介入农产品生产领域,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龙型经济链条。二是“一场-一池-一园”的农业循环模式以沼气为纽带,实现养殖业和种植业的链接。本文的主体部分主要是依据相关文献研究结论及实地调查统计数据资料,深入分析了农户参与“宝福”农业循环经济的影响因素以及选择要素契约形式(以出租土地和提供劳动力为代表)或商品契约形式(以牲畜寄养和牲畜散养集中卖奶为代表)的影响因素。得出的结论为:户主的其他社会经历、农户对于参与风险的预期以及政府对于农业循环经济的支持和推广力度是决定农户参与农业循环经济的显著性因素。而具体选择何种契约形式,还取决于交易双方的谈判能力对比、交易产品安全性、交易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为根本的因素是农户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综合上述研究,针对农户参与农业循环经济的优点与不足,本文提出了宏观引导和微观激励相结合的政策建议。具体而言,从转变发展观念、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组织支持力度以及科技研发投入力度入手,建立保障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宏观体制和机制;同时,建设和完善农户激励和退出机制、创新农地流转模式、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农户参与农业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建农户参与的微观体制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