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秋战国时期的西戎族群位于中原王朝疆域的西部边缘,是强势的草原文化与东亚腹地的农耕文化的交锋地带,是农牧文化互动及北方游牧文化研究的重要区域。本文主要从墓葬研究的角度,利用数理统计的聚类、因子分析和空间情境分析等方法,对春秋战国的西戎社会结构和身份标识展开研究,以观察西戎文化人群与草原游牧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互动。本文结构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了历史文献中所见的西戎记载和西戎文化的考古学材料发现情况,梳理西戎文化的考古学研究成果及发展历程,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第二章,西戎文化的分期年代和地区分布。整合已发现的西戎墓葬和出土遗物,根据墓葬的出土地点和遗物的变化,对西戎遗存进行时期和地区上的划分。所有的遗存可被划分为五个地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为春秋时期(公元前8世纪至前6世纪中期);中期为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期(公元前6世纪晚期至前4世纪);晚期为战国晚期至秦统一(公元前4世纪晚期至公元前3世纪中晚期)。第三章,西戎墓地的社会结构分析。笔者将从文化分布中心区挑选四处科学发掘、可提供完整墓葬信息的遗址——杨郎马庄墓地、寨头河墓地、墩坪墓地和马家塬墓地进行个案分析,对现有资料予以量化,通过聚类分析推测墓主身份和社会分化情况。西戎墓葬反映的社会结构,由早到晚呈复杂化的趋势发展,且存在地区性差异。这种地区的差异不仅体现在社会的复杂程度,还体现在指示墓葬等级的器物上。第四章,西戎人群的身份标识分析。笔者将西戎墓葬分为早、中、晚三期,量化墓葬构成要素,利用因子分析观察变量相关性;对典型墓葬的内部空间布局和遗物摆放位置进行空间情境分析,探讨西戎文化演变规律及其意义,解释族群认同的符号象征和形成变化的社会背景。早期到中期的社会传统一脉相承,随着社会阶层划分的增强,反映身份标识的符号也更加明晰,各地区的文化面貌各异中也有共存的特征。到了晚期,西戎墓葬表现出与之前截然不同的文化表象。社会地位较高的人不再由军事阶层垄断,贵族群体占有绝对的财富,掌握绝对的权力和社会地位。武士群体或许被弱化,或许被纳入了贵族阶层,不再突出其武士身份。中原政权对西戎族群从上到下的治理方式,尤其是秦、晋两国对西戎的征伐、占据、羁縻,是产生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