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利用红外原位监测方法对氮化硼纳米颗粒在有机溶剂中的物相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并利用溶剂热压方法对原位监测结果进行了验证,具体内容如下:首先,提出了有机溶剂的选择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红外原位监测方法对四氯化碳、环已烷和苯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初步选择了环己烷和苯作为研究氮化硼相变的有机溶剂。其次,在250~300℃范围内,我们选择了数个温度点,在恒温条件下利用红外原位方法实时监测氮化硼纳米颗粒的物相变化情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用自己合成的纳米氮化硼和工业氮化硼作原料,比较二者在物相变化规律上的差异。发现:我们自己合成的纳米氮化硼在苯和环己烷中在280℃开始发生物相变化,而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变化的速度越快。相比之下,工业氮化硼在苯和环己烷中在300℃开始发生变化。在这两种氮化硼原料中,都是rBN向eBN和wBN转变,且在开始时eBN含量高于wBN,随着时间的延长,wBN的量开始增加。为了验证上述结论,我们在260~300℃范围内,在80~160MPa压力下利用上述氮化硼原料进行溶剂热压实验,结果表明,在260℃和80MPa条件下,rBN开始向eBN和wBN转变,而且在温度升高到280℃,压强为120MPa条件下,wBN大量生成。由上述结果我们发现,加热温度、时间和热压压强都对氮化硼纳米颗粒的相变产生影响。在温度超过一定的“阈值”后,压强就成为促使氮化硼物相转变的重要因素。并且,较高的压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相变所需的温度,缩短相变所需的时间。